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冬小麦    夏玉米    种植密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2,223H指数:30WOS: 24 EI: 8 北大核心: 99 CSCD: 9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
1
《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赵广才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2A13-2-4);农业部专项"小麦品质稳定性研究"项目(070101)
为了更好地使小麦区划为中国小麦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前提下,结合作者多年进行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小麦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4...
关键词:中国  小麦 种植区域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及其模型的建立
2
《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李向岭 赵明 李从锋 葛均筑 侯海鹏 李琦 侯立白  出版年:20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5);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13)资助
在大田条件下,以益农103、先玉335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种期(5月3日、5月28日和6月22日)和4个密度处理(4.5、6.0、7.5和9.0万株hm-2),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分析播期、密度和玉米群...
关键词:播期 玉米 干物质积累 平均速率  模型  
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性能动态指标及其生态效应
3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李向岭 李从锋 侯玉虹 侯海鹏 葛均筑 赵明  出版年:2012
"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14);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RRS-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118605)
【目的】黄淮海区域不同播期玉米生态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光、温、水等生态因子对玉米高产具有重要影响。明确该区域光、温、水等生态因子与玉米产量性能参数的内在关系,可以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选用早、中、晚...
关键词:播期 产量性能  生态因子 夏玉米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碳、氮变化的影响
4
《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院 陈传永 侯海鹏 李强 朱平 张振勇 董志强 赵明  出版年:20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5);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26)资助
选用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吉单209,设计了6.0、7.5、9.0和10.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吐丝期为重点)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全氮含量与碳氮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
关键词:春玉米 密度  叶绿素  碳氮比 光合速率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 徐凤娇 赵广才 田奇卓 常旭虹 杨玉双 王德梅 刘鑫  出版年:2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13-2-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CARS-3-1-26)项目资助
为了明确施氮量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皖麦38和中筋小麦京冬8、中麦8共2种品质类型4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施氮量对其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N 0~360 kg/hm...
关键词:施氮量 冬小麦 品种  产量  加工品质  
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6
《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徐田军 董志强 兰宏亮 裴志超 高娇 解振兴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2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13-4)资助
采用盆栽试验,以郑单958和丰单3号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聚糠萘合剂(PKN)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光系统II光化学最大...
关键词:冷害胁迫 抗氧化酶 光合作用 玉米幼苗 化学调控冷害胁迫  抗氧化酶 光合作用 玉米幼苗 化学调控
玉米生产限制因素评估与技术优先序
7
《中国农业科学》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王崇桃 李少昆  出版年:2010
国家"973"计划(2009CB118601);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目的】明确中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技术发展优先领域。【方法】采用参与式方法,对中国主产省和东北春玉米、黄淮海春、夏播玉米和西南山地玉米三大主产区生产限制因素进行评估,并基于限制因素影响程度、解决的可能性评估,建立玉...
关键词:玉米 生产能力  限制因素  评估  优先序
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
8
《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新兵 侯海鹏 周宝元 孙雪芳 马玮 赵明  出版年:2014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RRS-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80052)资助
为探究条带深松耕作(SS)对密植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与容纳量的调节效应,本试验设置3个种植密度(低密:4.50万株hm^-2、中密:6.75万株hm^–2、高密:9.00万株hm^–2),以土壤免耕(NT)为对照,利用小...
关键词:夏玉米 种植密度 条带深松  群体根系  空间分布  根系容纳量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周宝元 王新兵 王志敏 马玮 赵明  出版年:201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309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0;2013BAD08B00)资助
【目的】氮肥中氮素的合理释放是提高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耕作方式也可显著影响氮肥施用效果。本文比较了浅旋、免耕和深松三种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和常规施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植株氮素积累的影响,为玉米...
关键词:夏玉米 缓释肥 耕作方式 产量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效率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10
《玉米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李向岭 李从锋 葛均筑 侯海鹏 赵明  出版年:20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5);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13)
以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构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其产量、生育期天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降低,平均净同化率...
关键词:玉米 播种期 种植密度 产量性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