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及其模型的建立    

Effect of Sowing-D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ynamic and Establishment of Its Simulated Model in Maiz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向岭[1,2] 赵明[1] 李从锋[1] 葛均筑[1] 侯海鹏[1] 李琦[2] 侯立白[2]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5);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13)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36

期  号:12

起止页码:2143-21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大田条件下,以益农103、先玉335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种期(5月3日、5月28日和6月22日)和4个密度处理(4.5、6.0、7.5和9.0万株hm-2),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分析播期、密度和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的关系及其积温关模型。结果表明:(1)将3个播期玉米不同处理的最大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出苗至成熟的积温分别定为1,建立了相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和相对积温关系的Richards模拟,方程为y=a/(1+eb-cx)1/d。(2)方程参数a值(终极生长量参数)基本为1;b值(初值生长量参数)和c值(生长速率参数)在播期、品种间变异较大,密度间变异较小;d值(形状参数)在播期、品种和密度间变异较小,可见播期主要通过调节参数b、c值来实现对整个方程的调控。应用2008年本试验和另一试验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准确度(以k表示)均在1.0486**以上;精确度(以R2表示)均在0.9534**以上。(3)拔节期至蜡熟期是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速率对密度的敏感反应期;晚播玉米所需积温在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速率的缓慢增加和下降阶段逐渐减少,在快速增加阶段逐渐增加。全生育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表现为先玉335>登海661>益农103;且早播>中播>晚播;密度越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平均速率越大,达到显著水平。

关 键 词:播期 玉米 干物质积累 平均速率  模型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