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安徽大学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老子    庄子    儒家    哲学    马克思主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3,494H指数:17WOS: 4 北大核心: 437 CSSCI: 675 CSCD: 13 RDFYBKZL: 1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
1
《心理科学》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安徽大学哲学系 刘美涓 余华  出版年:1995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安徽大学1-4年级2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生源于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相比,总体差异不显著;生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历届高中毕业的大...
关键词:SCL-90 阳性项目数  因子分  
中国哲学
2
《哲学研究》安徽大学哲学系 金岳霖 钱耕森  出版年:1985
一 在三大哲学思想主流中,人们曾经认为印度哲学是“来世”的,希腊哲学是“出世”的,而中国哲学则是“入世”的。哲学从来没有干脆入世的;说它入世,不过是意图以漫画的笔法突出它的某些特点而已。在懂点中国哲学的人看来,“入世”的...
关键词:中国哲学 “入世”  工业文明 哲学思想  希腊哲学 紧扣主题  印度哲学 哲学家 笔法 懂点  
手机成瘾与抑郁: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多重中介作用
3
《心理学报》安徽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侯娟 朱英格 方晓义  出版年:2021
国家自然科学通用技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936220);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028)资助。
为考察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同时整合情绪和认知两方面因素,探讨了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1共有545名大学生完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社会交往焦虑量表。...
关键词:手机成瘾  抑郁 社交焦虑 负性情绪信息  注意偏向  
中小学生感觉寻求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4
《心理发展与教育》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安徽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陈丽娜 张明 金志成 赵闪 梅松丽  出版年:2006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中小学生感觉寻求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中小学生感觉寻求的测量量表。以14,560名中小学生为有效被试,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中小学生感觉寻求包含两个维度,即兴奋...
关键词:中小学生  感觉寻求  冒险行为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测量量表  编制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
5
《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哲学系 朱士群  出版年:1994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朱士群美籍德育犹太血统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的著作多次成为争论的对象。有时,她甚至“激起了一片愤怒”。按其思想发展,她的成名作论述的是“极权主义的起源”,她...
关键词:公共领域 政治哲学  汉娜·阿伦特 极权主义 社会领域  述评  共和主义 私人领域 行动者  法兰克福学派  
荀子礼法关系论
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哲学系 陆建华  出版年:2003
荀子推崇礼治 ,同时又提高法律的地位。其隆礼重法视野下的礼法关系理论包括礼的内涵层面的礼中有法 ,政治和社会价值层面的礼法并重 ,儒家理想层面的礼尊法卑等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荀子 礼  法  儒家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价值向度
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哲学系 裴德海  出版年:2009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大厦中的一块基石,是马克思考察分析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深刻理解把握马克思"需要理论"之价值指向,首先必须深入发掘这个理论的切入点,而马克思的"原创形态"的相关论述,恰恰是其出发点。...
关键词:马克思  需要理论  价值向度 重新认知  
开放的康德哲学——重读“物自体”
8
《中国社会科学》安徽大学哲学系 钱广华  出版年:2004
“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基础性概念。它不仅是理论理性的知识论概念 ,更是实践理性的本体性概念 ,二者之间构成了内在张力 ,贯穿于康德哲学的整个体系之中。康德哲学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结合 ,是理性与非理性 (或超理性 )的矛...
关键词:康德  哲学 “物自体”  先验实在论  人文价值 理性精神  
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
9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哲学系 李霞  出版年:2007
老子对"生"与"死"进行了初步探讨,对生死之间的渗透与转化关系作出了深刻思考,建立了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庄子在老子高扬"生"的价值之后,转而深究"死"的价值,提出了以"生死物化、生死命定、生死一体、生死为徒、生死俱...
关键词:老庄 道家 生死观
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
10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哲学系 李霞  出版年:2003
儒道两家都致力于生命问题的哲学思考 ,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生命观。儒道生命观在具体观点上差别甚大 ,但都具有高度的理性精神。本文从儒道的生命本源观、生命价值观、生命现实关怀及生命极终关怀四个方面揭示了两家生命观之理性精神的基...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生命观 本源 价值  现实关怀 极终关怀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