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语法意义    汉语    副词    广州话    汉字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273H指数:9北大核心: 14 CSSCI: 2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副词“都”的语法意义试析
1
《汉语学习》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王红  出版年:199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都”的义项进行了重新分类和定义,指出:前人给“都”分的三个义项应归为两类,其一表示总括人或物各构成单位之间的相同性,为范围副词;其二表示说话人主观认为某种情况所达程度之深,为语气副词,一般认为...
关键词:都  总括 相同性  语气 程度  基本义 派生义  
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彭小川  出版年:1999
以往对“倒”的语法意义的归纳有欠精当 ,“倒”的基本语法意义应是“表示对比”。“倒”在语篇中有四种基本模式及其语篇功能。当“倒”独用 ,在语篇的上下文中没有较明显的隐含的对比项时 ,是“倒”的基本语法意义的派生用法 ,在...
关键词:“倒”  基本语法意义  语篇功能
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
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彭小川  出版年:1999
本文对话语中有交叉现象的“并”与“又”进行研究,分析了它们用于否定形式时语义、语用上的差异,指出一概把它们描写为“加强否定语气”有欠准确。文章第一部分对含“并”的否定句的语境预设进行分类,指出“并”的语法功能是加强对语境...
关键词:并  又  语境预设  语法意义 语用  
“们”的定指意义
4
《中国语文》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童盛强  出版年:2002
关于表人名词(名词短语)后的“们”的语法意义,普遍的说法是“们”表示不计量的多数,表“群”的意义。“群”是不计算数量的多数,同它相对的格式是计算数量的多数,如“同志们”和“X位同志”相对。因此用了“们”,前边就不能再用表...
关键词:“们”  定指意义  语法意义 句法
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新思路
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周健  出版年:1998
汉字难,主要难在笔画表意文字与字母拼音文字的巨大差异。我国目前的汉字教学效果欠佳,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本文提出汉字教学的新思路,包括针对外国学生的学习特点,调动一切认知手段来识记汉字;深入研究汉字的结构特点,科...
关键词:汉字教学 汉字难  新思路  
广州话的“V得(O)”结构
6
《方言》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彭小川  出版年:1998
广州话的“V得(O)”结构彭小川广州话动词后的“得”,无论是它的语法意义还是它的分布、用法,都与北京话有不少差异。本文主要讨论广州话的“V得(O)”结构所表示的几种语法意义,描述各类的语义、句法结构特点,并与北京话进行对...
关键词:广州话 北京话 主客观条件 “得”  语法意义 《中国语文》  自主动词 现代汉语语法 祈使句式  带宾语  
广州话的动态助词“开”
7
《方言》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彭小川  出版年:2002
本文通过比较,认为广州话有两个动态助词“开”,分别从分布特征、语法意义、语境预设以及语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开1”是“始续体”标志,“开2”是“惯常体”标志。此外,还讨论了“开1”和“开2”的联系及“开”的虚化过...
关键词:动态助词 广州话 语用特点 语法意义 虚化 预设  语境 过程  
副词“净”浅析
8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王红  出版年:200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净”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在找出其各义项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将其意义统一了起来 ,并说明其来源 ,同时将“净”与意义相近的几个词在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说明“净”
关键词:'净'字  词性 副词 义项  
对外汉语语法课语段教学刍议
9
《语言文字应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彭小川  出版年:1999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成段表达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语法课也应承担起此责任。为此,在为中级班开设的语法课中,我们用了占总课时三分之一强的时间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语段教学 对外汉语 关联词语  语法课 逻辑语义关系 成段表达能力  因果关系  代词照应 王志刚  语法手段
留学生疑问代词的习得研究
10
《语言教学与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 丁雪欢  出版年:200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汉语疑问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编号为:08J-05)的成果之一
通过群案调查发现,留学生所用疑问代词的数量分布,主要受句法处理难度、语言普遍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个案跟踪调查发现,留学生疑问代词的习得过程表现为:由简单核心词逐步向复杂边缘词扩展;疑问代词的使用由呆板到灵活;与疑问代词搭...
关键词:疑问代词 数量分布  影响因素 习得过程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