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线附近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非生长季磷素形态
- 1
- 《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张林 吴彦 吴宁 孔璐 刘琳 胡红宇 出版年:2010
- 关键词:磷形态 林线 Hedley磷素分级法 植被类型
- 无籽刺梨杂交起源:来自分子数据的证据
- 2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市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植物园 邓亨宁 高信芬 李先源 周洪英 出版年:2015
- 关键词:无籽刺梨 物种形成 核基因 叶绿体基因 杂交亲本 系统发育树
- 旱生灌木岷谷木蓝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征
- 3
- 《生态学杂志》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曾璠 冷俐 包维楷 周志琼 出版年:2009
- 关键词:岷谷木蓝 种子 温度 水分胁迫 发芽
- 青藏高原东缘过路黄在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资源共享
- 4
- 《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绵阳师范学院 陈劲松 刘鹏 刘庆 出版年:2009
- 关键词:克隆植物 资源交互斑块性 克隆内分工 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 遮光和施氮对暗紫贝母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5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成都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郭海霞 徐波 石福孙 吴彦 出版年:2016
- 关键词:暗紫贝母 遮光 施氮 生物量分配 形态特征
- 青藏高原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 6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日喀则市气象局 王梦溪 格桑卓玛 潘志芬 孙晓铭 伍小刚 潘开文 王学经 刘佳林 金秋雨 郭子安 张林 出版年:2024
-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主要农作物 生产潜力 影响因素 气候因子交互作用
- 遮光和施氮对暗紫贝母生长和C-N平衡的影响
- 7
- 《植物研究》成都师范学院;阿坝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郭海霞 徐波 石福孙 吴彦 出版年:2017
- 关键词:暗紫贝母 遮光 施氮 生物量分配 C-N平衡
- 七种木蓝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 8
- 《植物科学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郑霞 高信芬 徐波 涂卫国 出版年:2011
- 关键词:木蓝属 染色体数目 核型
-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 9
- 《山地学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杜文志 常訸 刘庆华 尹春英 薛联芳 出版年:2024
- 关键词:岷江柏 致危因素 保护策略
- 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研究专题进展(二)
- 10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潘开文 王学经 唐亚伟 沈裕虎 张林 潘志芬 出版年:2024
- 关键词:青藏高原 农田生态系统 粮食安全 生态功能 气候变化 生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