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林线附近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非生长季磷素形态    

The soil phosphorus form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near timberline during non-growing seas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林[1] 吴彦[1] 吴宁[1] 孔璐[2] 刘琳[1] 胡红宇[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2]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3]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870396;40671181;40971178);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1A00-11;2006BAC01A00-1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Z-0959)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13

起止页码:3457-34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比较研究了岷江上游林线附近不同植被类型(高寒灌丛草甸、雪山杜鹃灌丛和岷江冷杉林)非生长季0—20cm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总磷平均含量(857.32mg·kg-1)较高,但活性磷含量仅占总磷的10%左右。生物态磷含量占总磷含量的60%以上,表明土壤磷素受生物作用影响较大。3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无机磷主要以D.HCl-Pi(稀盐酸提取无机磷)和C.HCl-Pi(浓盐酸提取无机磷)形态存在,活性无机磷和NaOH-Pi含量较少。高寒灌丛草甸土壤D.HCl-Pi和C.HCl-Pi含量均显著高于岷江冷杉,表明其含有更多的钙结合态磷。土壤有机磷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NaOH-Po是有机磷主要的构成形态,占总磷含量的39.39%—53.69%。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磷形态间差异较大,岷江冷杉林下土壤NaHCO3-Po和NaOH-Po含量最高,高寒灌丛草甸则含有更多的C.HCl-Po。低温和凋落物积累是造成林线附近土壤有机磷含量较高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磷形态 林线 Hedley磷素分级法  植被类型

分 类 号:S714[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