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DPPH自由基    黄酮类化合物    清除DPPH自由基    千里光    教学模式    

研究学科:轻工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41H指数:4北大核心: 4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千里光黄酮类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
1
《食品科技》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 陆艳丽 管毓相 方玉梅 谭萍  出版年:2010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科[2007]094号)
以六盘水市本地野生的千里光为原料,利用70%乙醇作为提取介质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以抗坏血酸(Vc)和VE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千里光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千里光黄酮对DPPH有较强...
关键词:千里光 黄酮类化合物 DPPH自由基
试论“案例-探究-抉择”教学模式在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2
《毛泽东思想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政教系 何友江 向荣  出版年:2006
贵州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2004年资助项目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案例-探究-抉择”教学模式,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关键词:案例-探究-抉择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论贵州民族民间工艺资源与高师美术特色课程开发
3
《装饰》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艺术系 杨再伟  出版年:2006
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独具艺术特色,有着珍贵的价值,应该挖掘和利用其乡土性的民间工艺资源来开发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特色课程, 让民间工艺走进高师美术课堂。本文从贵州民间工艺的资源、传承、开发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利用贵州民间工艺资源...
关键词:民间工艺  美术特色 传承 特色课程
论贵州民间刺绣与实用艺术设计的融合
4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 杨再伟  出版年:2008
贵州原生形态民间刺绣文化与实用艺术设计的融合,文中从多维空间和角度对传统刺绣艺术形式与现代实用艺术形式整合构建,结合符合现代意义的设计理念,寻找现代艺术文化的切入点,把传统的民间刺绣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用新的方法打造传...
关键词:贵州  民间刺绣 原生形态 现代设计  整合  
略论蔡元培先生民族学思想的来源及其形成
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 王颖吉 陈远  出版年:2005
蔡元培作为开创中国民族学学科的一代宗师,其成就要归功于先生"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的治学思想及由此而成就的博古通今、融通中西的知识修养。从学术渊源上看,先生的民族学思想的形成乃是其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关键词:蔡元培  民族学 思想来源  形成  
论贵州高师美教专业专科课程设置改革
6
《艺术教育》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艺术系 杨再伟  出版年:2005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要求中小学师资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今后高等师范院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类型的人才?这是摆在高等师范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贵州省情实际出发,结合国家基础课程目标探讨贵州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
关键词:艺术教育 教育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 教学策略
乌蒙山中铁花飞——水钢炼铁厂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情况调查
7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政史系 何友江 李珺  出版年:200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水钢炼铁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企业的发展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以科技为先...
关键词:水钢炼铁厂  三个代表  落实情况  调查  
贵州民间银饰工艺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
8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贵州师范大学六盘水学院 杨再伟  出版年:2009
该论文为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项目《贵州民间美术概论》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601177.
贵州民间银饰工艺是贵州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对拯救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银制品开发具有现实意义。贵州地方高校美术、设计专业有责任致力于开发和利用银饰工艺并使其成为大学美术教学资源,并构建系统的教学体系,探索教学规律...
关键词:贵州民间银饰工艺  构建意义  课程目标 教学实施计划  教学实施方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