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小麦    粳稻    超高产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水利类    

被引量:2,820H指数:30WOS: 65 EI: 11 北大核心: 190 CSSCI: 1 CSCD: 17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1
《作物学报》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李杰 张洪程 常勇 龚金龙 郭振华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出版年:201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2A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部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BE2008355;BE2009425)资助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的干物质及光合生产特征,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干物质积...
关键词:水稻 种植方式  高产栽培 干物质生产特征  光合生产特征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2
《生态学杂志》扬州大学 龚金龙 张洪程 胡雅杰 龙厚元 常勇 王艳 邢志鹏 霍中洋  出版年:2013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3和2012BAD04B08);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部专项)资助
灌浆结实期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温度对水稻籽粒灌浆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趋暖以及极端天气频发,温度胁迫下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是目前稻作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灌浆结实期温度为切...
关键词:水稻 灌浆结实期 温度 产量  品质  生理生化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3
《中国农业科学》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张洪程 吴桂成 吴文革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黄幸福 龚金龙  出版年:2010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4BA520A03;2004BA520A2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2A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部专项)
【目的】寻求水稻稳定超高产的栽培模式。【方法】以早熟晚粳品种武粳15、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其它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就氮肥运筹与穗肥施用叶龄期,设置了稳前优中强后、平衡促进和促前控中3种栽培模式,并以长江中下...
关键词:水稻 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  超高产 定量化栽培模式  
杂交粳稻13.5t hm^-2超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
4
《作物学报》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兴化市丰源水稻研究所;兴化市作物栽培指导站;姜堰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张洪程 吴桂成 李德剑 肖跃成 龚金龙 李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沙安勤 周有炎 王宝金 吴爱国  出版年:20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2A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部专项)资助
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兴化、姜堰实施基地1.0hm2连片与6.67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研究了13.5thm-2超高产群体特征,并探讨了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较之12.0thm-2左右群体,1...
关键词:杂交粳稻 超高产 群体特征  形成机制  
稻麦两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超级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
5
《作物学报》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李杰 张洪程 龚金龙 常勇 吴桂成 郭振华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出版年:201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D02A0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BE2008355;BE2009425);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技术集成(农业部专项)资助
为探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的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以超级稻淮稻9号和徐稻3号为材料,比较研究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栽培方式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点及其生产力和对产量的贡献...
关键词:栽培方式 超级稻 分蘖特性 群体生产力
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
《作物学报》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创新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钱银飞 张洪程 吴文革 陈烨 李杰 郭振华 张强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出版年:2009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3)资助
以盐粳9号(小穗型)、淮稻9号(中穗型)和9优418(大穗型)为机插材料,研究了每穴栽插苗数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穴栽苗数的增加,3种穗型品种的穗数均呈增加趋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减小趋...
关键词:机插粳稻  穴苗数  穗型 产量  品质  RVA谱
机插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7
《作物学报》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许俊伟 孟天瑶 荆培培 张洪程 李超 戴其根 魏海燕 郭保卫  出版年:2015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3);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SBE201531056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2]1003.9)资助
以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2640、甬优1640,杂交籼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材料,设置6个密度(A:31.7 cm×30.0 cm、B:22.2 cm×30.0 cm、C:17.1 cm×30.0 cm、D:1...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 杂交籼稻 产量  机插密度 倒伏敏感时期  抗倒伏能力
开放式空气中CO_2浓度增高(FACE)对水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8
《生态学报》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Division of Agro-Meteorology 杨连新 王云霞 朱建国 Toshihiro Hasegawa 王余龙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30671226;302707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23100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A类)(07-G-023)
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和气候变化将极大地改变作物的生长环境,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的迅速上升:从工业革命前的平均270μmol/mol上升到目前的381μmol/mol,到2050年至少超过550μ...
关键词: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中CO2浓度增高)  水稻 生长  发育
水稻品种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增长规律
9
《作物学报》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张洪程 马群 杨雄 李敏 葛梦婕 李国业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刘艳阳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32);农业部超级稻专项(0231880201323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016B03)资助
在提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概念的前提下,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50个早熟晚粳品种(系)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品种间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构成因素、株型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基础地力产量为6...
关键词:水稻 生产力 氮肥水平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
10
《作物学报》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霍中洋 李杰 张洪程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龚金龙  出版年:2012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0BAD02A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732);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项目(农业部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重大项目(BE2009425,CX(12)100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拔节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为直播〉机插〉手栽,...
关键词:种植方式  水稻 生育类型 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