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    冬小麦    土壤水分    植被恢复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水利类    经济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8,939H指数:43WOS: 192 EI: 71 北大核心: 657 CSSCI: 14 CSCD: 64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
《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朱秋莲 邢肖毅 张宏 安韶山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410305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22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青年人才科研专项"(QN2011049)资助项目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不同坡向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区、坡向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
关键词:化学计量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区 坡向
人为干扰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生态学报》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希彪 上官周平  出版年:20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2);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NCET-04-095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与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研究了放牧、收集枯落物及清灌等人为干扰活动对黄土高原于午岭油松林土壤结构及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0~50cm土壤中砂粒含量比无干扰时分别增加了11.83%、37.80%和51.60%;粉粒下降了8...
关键词:黄土高原 油松人工林 森林土壤 物理性质 人为干扰  土壤退化
物种分布模型理论研究进展
3
《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李国庆 刘长成 刘玉国 杨军 张新时 郭柯  出版年:2013
环境保护部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9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41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2年博士科研启动基金(Z111021309)
利用物种分布模型估计物种的真实和潜在分布区,已成为区域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关键的生态过程未能被有效纳入到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框架中,从而为解释物...
关键词:物种分布模型  物种生态位模型  气候变化 生态位理论 竞争作用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地膜覆盖的土壤生态效应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世清 李东方 李凤民 白红英 凌莉 王俊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30230;90102012);2002年度教育部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02209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41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0501-104)
 在年降水量415mm的黄土高原中部黄绵土和年降水量632mm的黄土高原南部红油土上,分别以春小麦和冬小麦为供试作物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地膜覆盖(春小麦设不覆膜、播种后覆膜30d、覆膜60d和全程覆膜4个水平;冬小麦设不覆...
关键词:半干旱农田  生态系统  地膜覆盖 土壤生态效应 黄绵土 年降水量 大田试验 累积量 小麦  
不同林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植物、凋落物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5
《生态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姜沛沛 曹扬 陈云明 王芳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88和41371506);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K301021304);中国科学院陕西省森林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研究(XDA05050203-05)
在陕西省北部延安市境内子午岭林区,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选取9、23、33、47年生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油松不同器官(叶、枝、干、根)、凋落物及土壤C、N、P含量及其比值的差异,...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 林龄  凋落物 土壤 C∶N∶P生态化学计量  
论水土流失研究中的植被覆盖度量指标
6
《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胡良军 邵明安  出版年:20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资助!(C1870 3)
由于研究的视角及方法、手段的不同 ,水土流失研究中的植被因子指标表现出十分丰富的内容。本文集中分析了现有的各种植被覆盖指标 ,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和比较 ,界定其内涵 ,以便为水土流失研究中对植被因素的理解提供一个较系统...
关键词:植被 覆盖度指标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7
《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含玉 方怒放 史志华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294);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2014YB053)
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后,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水热条件的响应,利用1999—2013年SPOT VGT NDVI 1km/10d分辨率数据,采用最大合成法、一元线性回归法和偏相关分析法,系统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ND...
关键词:黄土高原 归一化植被指数 时空特征  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养分分布和生物循环比较
8
《生态学报》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希彪 上官周平  出版年:20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2CB111502);甘肃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049B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计划资助项目~~
对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养分积累与分配以及养分循环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林各组分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针叶>树枝>树皮>树根>树干;地上部分的养分在针叶、树枝、树干和凋落物中呈:Ca>N>K>M...
关键词:油松林 人工林 天然林 养分分布格局  养分循环 黄土高原  
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EI收录)
9
《农业工程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张岁岐 周小平 慕自新 山仑 刘小芳  出版年:200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10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2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6-20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118604)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制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基因型间差异,在大型活动防雨棚和棚外田间条件下,利用一组玉米遗传材料杂交种户单四号、父本803和母本天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玉米杂交种在根系生长、分布和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作物  灌溉 水分 干旱 根长密度 水分亏缺 水分利用效率 补偿效应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磷素肥力的影响 Ⅰ.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
10
《应用生态学报》陕西科技大学皮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谢林花 吕家珑 张一平 刘选卫 刘利花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3 9790 10 0 );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陕西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2D0 9)
在陕西关中黄土区连续 2 3年进行了不同施肥、小麦 玉米轮作定位试验 ,研究了 0~ 10 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长期单施化肥或有机肥与化肥且配施均可增加耕层 (0~ 2 0cm)土...
关键词:23年定位试验  石灰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 全磷 速效磷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