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Soil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area on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秋莲[1,2,3] 邢肖毅[1,3] 张宏[1,3] 安韶山[1,3]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陵712100 [2]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拉萨85003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7121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410305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22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青年人才科研专项"(QN2011049)资助项目

年  份:2013

卷  号:33

期  号:15

起止页码:4674-46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3_2014、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不同坡向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区、坡向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壤有机C、全N变异性较大,全P、全K变异性较小。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之间有机C、全N含量变异性较大,全P、全K含量变异性较小。不同坡向之间养分含量不同,阴坡最大,阳坡最小。土壤养分含量受植被类型及植被盖度的影响,森林区>草原区>森林草原区。土壤C/N、C/P、C/K、N/P、N/K比都较稳定,C/N比的变化范围为5.65—12.57,平均值为9.44;C/P比的变化范围为3.62—17.32,平均值为8.15;C/K比的变化范围为0.10—0.55,平均值为0.26;N/P比的变化范围为0.43—1.38,平均值为0.86;N/K比的变化范围为0.01—0.05,平均值为0.03;P/K比值较稳定,为0.03。土壤有机C和全N极显著正相关,全N和全P极显著正相关。

关 键 词:化学计量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区 坡向

分 类 号:S1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