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学研究    杜甫    诗歌    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1,254H指数:15北大核心: 134 CSSCI: 175 RDFYBKZL: 4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1
《中国社会科学》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怡  出版年:1998
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争议的“学衡派”进行了重新探讨,并在一个新的历史层面确立它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文章指出,“学衡派”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思想派别,它与形形色色的所谓新文学“逆流”具有本质的不同。在“学衡...
关键词:“学衡派”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人文主义 文学创作  白璧德 《学衡》 中国文学  吴宓 文学批评  
数字化生存中的电影美学
2
《文艺研究》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余纪  出版年:200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降临,电影这一被“真实”所统治的“王国”,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美学特质。虚拟成像技术越来越多地在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对传统电影美学提出了挑战。数字化时代的电影美学本体论如何重建?本文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
关键词:电影美学 电影艺术 创作过程  数字化时代  传统  真实  美学特质 虚拟  本体论 重建  
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
3
《文学评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怡  出版年:1997
本文认为,穆旦成功地实践了“五四”一代诗人所建构的“现代特征”的理想。文章辨析了晦涩、白话、口语、散文化等艺术选择在中国新诗史特别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中的意义,探讨了穆旦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新诗 穆旦诗歌 “现代性”  散文化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 书面语  李金发  象征主义  新诗现代化
电影影像的本体论——从电影到后电影的美学发生学问题研究
4
《当代电影》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余纪  出版年:2001
尽管巴赞离我们似乎已经非常遥远,但是,巴赞美学对电影的影响却比想象的要深远得多。把电影的本质视为对空间影像的记录,视为与时间的对抗,这是多年来人们不加怀疑的真理性结论。当理论的兴奋点转向了电影与社会、政治,乃至性别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 巴赞  影像 美学 摄影  想象  对抗  广泛  纯粹性 边际性  
数字化电影的宠儿——灾难片的美学及相关问题
5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余纪  出版年:2001
数字虚拟影像生成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使一个老旧的经典类型——灾难片出现了新的创作热潮和形态。从理论上如何对这一片种重新进行界定,从美学上如何对这一片种给予说明,是本文力图加以解决的问题。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更进一...
关键词:灾难片 电影市场 美学 创作  影像 发展过程  描述  经典  相关问题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6
《中国社会科学》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怡  出版年:200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中 ,日本作为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中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值得注意。但这并非如一般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所描述的那样 ,仅仅是日本文学的“经验”赋予了中国文学以新的因素。我们更应当考察中国...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日本文学 “中外文化交流”  学术研究 价值取向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
7
《文学评论》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怡  出版年:2002
本文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蔚为大观的“重估现代性”思潮进行了检讨和分析 ,并试图在反思这一思潮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廓清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观念。文章认为 ,正是这一思潮促成了我们对于“现代性”问题...
关键词:重估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性”  思潮 中国文学 文学传统 文学史 应当  自我  现代中国  
汉语同族复合词的构成规律及特点
8
《语言研究》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刘又辛 张博  出版年:2002
同族复合词是由同族词作词素构成的复合词。这种复合词在战国至东汉时期急剧产生。绝大多数同族复合词的构成要素为音转同族词,结构类型为并列式;从总体上看,两词素的声母相近度高于韵母。与其他并列式复合词相比,并列式同族复合词的凝...
关键词:同族复合词  音转同族词  义衍同族词  构成规律  同素异序
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
9
《课程.教材.教法》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曹光灿  出版年:1990
一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简称“主体—主导”)命题,在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许多方面受到关注,这是因为该命题在具体运用中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有新理解、新认识,显示的教学观念具有丰厚的内蕴。但是,这一命题的语义内...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 教学实践  教学论研究 教学过程 理论研究  新认识  
三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的历史透视
10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泉根  出版年:199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突出现象,一是左翼文艺运动给儿童文学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张天翼创作的三部长篇童话把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三是伴随着“科学救国”的思潮出现了科学文艺创作热。30年代的儿童文学体现出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30年代  儿童文学 左翼文艺 张天翼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