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外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外语教师    英语    英语教学    英语专业    调查问卷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03H指数:10北大核心: 17 CSSCI: 1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交际教学思想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1
《外语界》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武和平  出版年:1999
关键词:交际法 外语教学  交际教学 交际语言教学 教学思想 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本土化  
谈外语教师的素质
2
《中小学外语教学》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陈冠英  出版年:2000
就中西方教育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的特点。所谓“两强”,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较强;所谓“两弱”,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这种特征无疑也体现在外语教师身上。
关键词:外语教师 教育 培养  实践能力  基础知识  创新能力  素质  传授 应试能力 体现  
《印度之行》的象征意蕴
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金光兰  出版年:2000
象征手法的出色运用是《印度之行》的一大艺术特色 ,它不仅具有结构上的重要性 ,而且富有哲理 ,不仅营造了作品的气氛 ,而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本文从书名人名象征。
关键词:福斯特 小说 <<印度之行>>  象征手法 象征意蕴
Internet时代的英语教师与英语教学
4
《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武和平  出版年:2000
本文主要讨论 Internet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及作用。文章认为 ,网络将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带来新的契机。文章着重讨论了 Internet对于创设外语交际教学环境 (包括语言环境和外语学习心理环境 )的作...
关键词:英语教育 教师 互联网  教学环境
求索于海上:《白鲸》与西方文明
5
《国外文学》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项伟谊  出版年:2000
关键词:文学评论 美国小说 <<白鲸>>  麦尔维尔 西方文明
英语标准音、标音法及Gimson体系
6
《外国语》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陈冠英  出版年:1999
本义围绕Gimson音标体系(EnglishPronouncingDictionary,14thEdition,1977)的产生,对英语标准音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标音方法的演变等进行了历时性的探讨,重申了Gimson的标音体...
关键词:英语标准音  标音法 吉姆逊体系  
图式建构与外语阅读预测策略
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武和平  出版年:1997
图式(schemata)就是读者的认知结构。读者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知识构成了内容图式,而形式图式则由读者所具有的关于宏观文体结构、信息发展结构及篇章衔接手段等几方面的知识构成。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读者以内容图式为经,形式图式...
关键词:内容图式 形式图式 阅读预测  
文化在英语新词构成中的表现──试析-gate及其合成词语
8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杨永林  出版年:1997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英语新词大量涌现.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相关性的讨论又给传统词语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水门事件”(Watergate)后,结合成分-gate派生出许多新词,专指政界、要人丑闻,如:Billygate...
关键词:文化 Watergate  -gate  构词
阅读教学中的“多而杂”
9
《外语教学与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730070 杨寅 高翔 陈冠英 张生庭  出版年:1994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性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阅读理解要以语言知识为前提,同时又需要科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因而教学中就出现了“少而精”和“多而杂”的矛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处理...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学思想 英语阅读能力 精读课 阅读理解  阅读速度  泛读课 西北师范大学  语言能力 教师  
论阅读的心理机制及其能力的培养
10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高翔  出版年:1998
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尤其是速读能力的培养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忽略对阅读心理学的研究无疑会直接影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本文旨在从阅读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分析动机、元认知和图式等心理因素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阅读心理机...
关键词:词  阅读能力  心理机制 元认知 图式理论 跨文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