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图书馆 气候变化 文献计量分析 可持续发展 地球科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2,134H指数:50WOS: 34 EI: 36 北大核心: 628 CSSCI: 385 CSCD: 250 RDFYBKZL: 38
-
排序方式:
-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 EI收录)
- 1
- 《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出版年:2000
-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No.4 973 1 0 3 0 );中国科学院1998年"西部之光"课题!"甘肃省 2 1世纪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M.Wackernagel等 1 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 ,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
- 关键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性测量 生物生产面积 甘肃
-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 2
-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陈东景 出版年:2003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KZCX1 0 9 0 4;KZCX110 0 3;KZCX1 10 0 7);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2 10 0 18)
-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 ,其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新近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 ,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
- 关键词:中国 1999年 生态足迹 发展能力 生态承载力
- 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
- 3
- 《地球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志强 徐中民 程国栋 出版年: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变化条件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编号 :40 2 35 0 5 3);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和期刊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联合资助
- 环境物品或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是国际上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由于绝大多数环境物品或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共物品特性 ,其经济价值的评估需要运用非市场的价值评估技术。条件价值评估法 (CVM)是非市场价值评...
- 关键词:环境物品或服务 价值评估技术 非市场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支付意愿(WTP) 受偿意愿(WTA) 统计分析
-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
- 4
- 《地球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张志强 孙成权 程国栋 牛文元 出版年:1999
- 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决策咨询研究”(编号:96-920-24-06),中国科学院1998年“西部之光”项目“甘肃省21世纪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912-03(03))资助
- 可持续发展研究是跨世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大学科领域。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简要历史过程,在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国外可持续发展观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理论框架 学科方向 研究内容 环境
-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
- 5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区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出版年:2000
- 中国科学院1998年"西部之光"项目;"甘肃省 2 1世纪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资助
- 可持续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优先考虑的问题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信息。在分析国际上和国内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ISEW GPI 经济 生态系统
-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6
-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巩杰 陈利顶 傅伯杰 李延梅 黄志霖 黄奕龙 彭鸿嘉 出版年:2004
- 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科学基金项目 ( 4 0 3 2 110 1);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2 0 0 1BA60 6A 0 3 )
- 土壤质量的维护和提高是全球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黄土丘陵小流域持续利用2 5年后的荒草地、山杏林地、农地、油松林地、灌木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
-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壤养分 土壤质量 植被恢复 生态重建
- 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 ( EI收录)
- 7
- 《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Arid Land Research Center;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徐中民 龙爱华 张志强 出版年: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19) ~~
-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虚拟水是水问题与水资源安全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
- 关键词:水资源 中国西北地区 虚拟水战略 贸易流量 虚拟水含量计算 计算方法 水资源配置 甘肃
- 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
- 8
- 《地球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龙爱华 张志强 苏志勇 出版年:20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境变化条件下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编号:40235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环境经济帐户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以张掖市为例"(编号:40201019)资助.
- 生态足迹评价方法是评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全球可比的、可测度的直观且综合的指标,有明显的政策含义,是迄今提出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的众多指标中最受生态经济学界关注、推崇和广泛应用的一个指标。评介了生态足迹方法模型的优缺点,综述了国...
-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包袱 社会经济系统新陈代谢 人类对初级生产力的占用 消费模式 物质流核算帐户
- 2050年大气CO_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
- 9
- 《中国科学(D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 张志强 出版年:2009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YW-Q1-10)资助
-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即将开始的控制大气CO2浓度的国际谈判,在一些核心问题上提供定量数据.作者指出:要实现控制大气CO2浓度的长远目标,在目前由少数国家主导的且备受争议的减排话语下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建立以各国排放配额分配为...
-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谈判 人均累计排放 排放配额
- 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
- 10
- 《冰川冻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龙爱华 徐中民 张志强 出版年:2003
-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235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01019)资助
- 水资源足迹是如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为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衡量方法,引进了虚拟水概念,简要介绍了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并以...
- 关键词:水资源 虚拟水 虚拟水消费 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