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analysis of China in 1999.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兰州730000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KZCX1 0 9 0 4;KZCX110 0 3;KZCX1 10 0 7);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2 10 0 18)
年 份:2003
卷 号:14
期 号:2
起止页码:280-2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1_2012、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领域 ,其核心是确定人类的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新近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 ,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 ) ,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 (生态承载力 )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 .以中国和部分省 (区市 ) 199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对中国和部分省 (区市 )1999年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表明 ,1999年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 1.3 2 6hm2 ,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0 .681hm2 ,人均生态赤字为 0 .64 5hm2 ;分省的计算结果也表明大部分省 (区市 )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的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的存在表明 ,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同时 ,将生态足迹计算中得到的不同土地类型面积作为测算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的指标 ,测算了中国及部分省 (区市 ) 1999年生态足迹的多样性 ,并采用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分析了各省的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是一个较好的预测产出的指标 ,增加多样性是增加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 ,还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与资源利用效益的关系 ,讨论?
关 键 词:中国 1999年 生态足迹 发展能力 生态承载力
分 类 号: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