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兰州730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No.4 973 1 0 3 0 );中国科学院1998年"西部之光"课题!"甘肃省 2 1世纪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年 份:2000
卷 号:55
期 号:5
起止页码:607-6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1996、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 M.Wackernagel等 1 996年以来提出和发展的生态足迹方法 ,就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 (生态足迹需求 ) ,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 (生态承载力或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 ,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生态足迹模型中使用的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及其状况。另外 ,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的进展情况 ,分析总结了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对甘肃省 1 99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甘肃省 1 998年人均生态赤字为 0 .564hm2 。
关 键 词:生态足迹 可持续性测量 生物生产面积 甘肃
分 类 号:X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