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敦煌文献    宋代    敦煌本    缀合    俗字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1,144H指数:13北大核心: 256 CSSCI: 288 CSCD: 2 RDFYBKZL: 2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
1
《中国社会科学》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龚延明 高明扬  出版年:2005
清代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考试的主要文体,以“清真雅正”为衡量八股文章优劣的标准,此标准在《清代硃卷集成》保留的硃卷文章及批语中可见一斑。“理、法、辞”是八股文写作的几个必备要素,“气”依靠文章而呈显,硃卷批语基本都是围绕“...
关键词:清代 科举考试 八股文 阅卷批语  评价标准  
四书升格运动与宋代四书学的兴起——汉学向宋学转型的经典诠释历程
2
《历史研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中国计量学院 束景南 王晓华  出版年:2007
教育部211项目"中国经学文化史"的阶段成果
中国经学由汉学向宋学的划时代转型,以四书学的兴起为标志,其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汉唐以来的四书升格运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自汉唐以来经历了由子升传、由传升经的升格历程,到宋代都上升为儒家经典。经学领域中...
关键词:汉学 宋学  四书升格  四书学 转型  
从《唐五代语言词典》看附加式构词法在中近古汉语中的地位
3
《古汉语研究》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王云路  出版年:2001
本文从构词法角度评价了《唐五代语言词典》的重要学术价值,并以该词典为例,探讨了附加式构词法在中古近代汉语中的历史地位,说明附加式双音词是汉语词汇双音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附加式 构词法 词典  双音词 古汉语  近代汉语 汉语词汇 唐五代 历史地位  中古  
百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述略
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王云路  出版年:2001
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是 2 0世纪后期兴起的研究领域 ,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些研究更加明确了“中古汉语”的分期主张、中古汉语词汇的特征、研究历史、研究对象。
关键词:中古汉语词汇 俗语词 研究领域  词汇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发展历史  
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
5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龚延明 邱进春  出版年:2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5008-S1030
进士统计是科举制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种文献对明代进士录取人数记载不一,现在学者对此又缺乏必要的考证,以致不能得出统一而确切的统计数据。充分利用明代登科录、明实录、各科题名记等第一手资料,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前提。在考证中...
关键词:明代 进士 统计  殿试
论宋代胥吏的作用及影响
6
《学术月刊》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祖慧  出版年:2002
宋代随着中央集权统治的不断加强 ,各项法律条文的日趋繁密 ,以及国家对官员管理力度的增强 ,使官府中处理文书和奔走驱使的胥吏在国家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出现代官理政甚至越权行事的现象 ;同时 ,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某些...
关键词:宋代 胥吏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国家管理 管理体制  素质  
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
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关长龙  出版年:2003
在中国的日月神话中 ,蕴涵了一个由象征原型建构起来的民族精神模式 :一是太阳神话的象征原型 ,由日神帝俊转化而成的三足“乌” ,熔铸了父神创造万物的理性进取精神 ;二是月亮神话的象征原型 ,由月神常羲转化而成的母神嫦娥...
关键词:日  月  神话 原型  象征  
科举制定义再商榷
8
《历史研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祖慧 龚延明  出版年:2003
学术界关于科举制的定义大致有四种意见 :“分科举人、考试进用”说 ,“以进士科设置起始为科举制起源”说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说 ,“投牒自举”说。这几种意见皆有道理 ,但不能完全涵盖科举制的内容。科举制作为一种取士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 “以文取士”  定义  中央集权 中国  考试制度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疑难词语考释十则
9
《中国农史》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储小旵 张丽  出版年:201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以来契约文书俗字研究"(11BYY06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0批面上资助项目"宋元以来契约文书俗字研究"(2011M500099);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徽州契约文书字词研究及整理"(AHSK09-10D116)
明清徽州契约文书中含有大量与土地交易相关、且为大型辞书失载的疑难词语。本文运用辞例归纳法和实地方言调查,考释徽州契约文书中10则疑难词语,为明清徽州农业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补充大型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失收的...
关键词:明清 徽州契约  疑难词语 考释
《石仓契约》字词考校八则
10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储小旵  出版年:2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YY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1M500099);2011年度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项目
"蓬"并非"降"的异体字,而是石仓方言口语,为丛、堆义;"崩蓬"为崩塌的土石堆义。"达断"并非到达实地确定义,"达"当同"踏","踏断"为实地勘察并作出判定义。"的"通"待"(如"的至"),又通"代"(如"的笔"),又通...
关键词:《石仓契约》  字词 考校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