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评弹    苏州评弹    社会变迁    世系    艺人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121H指数:7北大核心: 19 CSSCI: 29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1923-1953)
1
《历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唐力行  出版年:2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07JJD77011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4BZS018);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项目(SJ0703)资助
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建立,同年首个旅沪同乡会诞生。同乡会是旧式会馆的延续,是在新式与旧式商人、士绅与新知识阶层、男性与女性、资方与劳工等更广泛参与下建立起来的地缘性自治组织,与商会功能互补。徽州旅沪同乡会从20世纪...
关键词:同乡会 上海  徽州  城市自治  
从苏州到上海:评弹与都市文化圈的变迁
2
《史林》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唐力行  出版年:201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评弹与晚清以来上海都市文化圈>(07JJD77011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弹与晚清以来上海都市文化圈的变迁>(SJ0703)的资助
自明末清初评弹形成后,逐渐成为苏州城市文化记忆符号和市民的生活方式。评弹从形成之初便向吴语地区扩散,乾隆年间形成以苏州为核心的评弹都市文化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甚至文化圈的中心也会发生空间位移。近代,评弹中心由苏州向上...
关键词:评弹 苏州  上海  都市文化圈  文化变迁
从区域研究到区域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3
《社会科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唐力行 徐茂明  出版年:2008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SJ0703)
社会史研究正在向区域研究的纵深发展。为实现整体史的研究目标,学者们一方面注重区域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则注意区域间的互动,由区域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新近召开的"比较视野下的地域社会研究———徽州与江南的文化认同与地...
关键词:区域  区域比较  徽州  江南  整体史
《帝系》:传说时代的世系观念及其表达方式
4
《天津社会科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钱杭  出版年:2010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项目"中国宗族制度史"(项目号:SJ0703)的阶段性成果
传说时代是指无文字或文字制度尚未成型、成熟的时代。夏代属于传说时代。人们对夏代世系观念的了解,建立在由《史记》以及作为其史料来源的《五帝德》、《帝系姓》一类文献的基础上。今本《帝系》篇中的世系观念及其表达方式虽不是传说时...
关键词:传说时代 世系观念  王位承袭  帝系  世本  
清季鸦片厘金税率沿革述略
5
《史林》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周育民  出版年:2010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SJ0703)规划项目;国家清史编委会资助
本文根据清代档案和历史文献,对晚清鸦片厘金的起源和各省税率的沿革作了系统论述。清季鸦片厘金的征收实际上始于咸丰四年,至咸丰七年实际上已为咸丰帝所默认。洋药厘金自《烟台条约》生效后归海关统一征收,此后内地土药厘金税率也大幅...
关键词:鸦片 厘金 统捐  财政
近代“打工妹”群体研究的几个断面--以苏南地区为中心
6
《江海学刊》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池子华  出版年:20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项目号:09BZS0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农民工待遇问题研究”(项目号:07JJD840203)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青年女性走出封闭的乡村,走向喧闹的城镇,务工经商,形成近代社会的"打工妹"群体。综合考察近代苏南"打工妹"群体的数量、自然构成、社会构成以及进入城市劳务市场的"路径",可...
关键词:近代中国  打工妹 苏南地区  
“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
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钱杭  出版年:2009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J0703)
宗族的建构,是按照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从全部亲属中认定一部分亲属为宗亲的结果。在"知其母不知其父",即尚无父系世系观念的时代,不仅存在家庭,也会存在作为人群聚合形式的"族",但却不会产生宗族。即便当"族"确实具有"亲属团...
关键词:族  宗族 父系世系原则  前宗族时代  
论徽州士绅的文化权力与乡村自治
8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唐力行  出版年:2014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项目
16至20世纪中叶,徽州乡村社会长期保持着稳定的局面。宗族是徽州乡村自治的组织形式,徽商为乡村自治提供经济基础,而士绅则为乡村自治的领导力量。徽州社会系统三要素的良性互动,造成了数量庞大的正途与异途士绅。士绅的文化权力无...
关键词:徽州  士绅 文化权力 乡村自治
城乡之间:1947年歙县旅沪同乡会扑灭家乡疟疾运动会
9
《史林》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唐力行  出版年:2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4BZS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支持
歙县旅沪同乡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的自治组织,与本土乡村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于城市的自治力量,解决乡村的问题,是当时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复原了参与1947年歙县旅沪同乡会扑灭家乡疟疾时疫运动会...
关键词:同乡会 上海  歙县  网络  绅董  
19世纪中叶江南寒士的“三不朽”与民间生活伦理——以《王韬日记(增订本)》为中心
10
《历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徐茂明  出版年:20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晚清维新变法先驱王韬著作整理与研究”(16ZDA182)的阶段性成果
王韬早年在上海墨海书馆谋生期间,虽然受洗入教,但其思想核心还是植根于儒学之中,其人生理想则是儒家的“三不朽”。随着晚清士人阶层整体性的膨胀与贫困化,“三不朽”理想与现实生活相互冲突,彼此调适。在这一调适过程中,王韬践行灵...
关键词:王韬  江南寒士  “三不朽”  夷夏之辨 民间生活伦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