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世纪中叶江南寒士的“三不朽”与民间生活伦理——以《王韬日记(增订本)》为中心    

The “Three Kinds of Immortality” of Poor Jiangnan Scholar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the Ethics of Life as One of the People:Focusing on “Wang Tao’s Diary(Revised Edi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茂明[1]

Xu Maoming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出  处:《历史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晚清维新变法先驱王韬著作整理与研究”(16ZDA18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9

期  号:4

起止页码:77-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王韬早年在上海墨海书馆谋生期间,虽然受洗入教,但其思想核心还是植根于儒学之中,其人生理想则是儒家的“三不朽”。随着晚清士人阶层整体性的膨胀与贫困化,“三不朽”理想与现实生活相互冲突,彼此调适。在这一调适过程中,王韬践行灵活务实的民间生活伦理,游走于“夷夏”之间、纠结于城乡之间、犹豫于科举功名与经济实学之间,最终还是立足于自己最擅长的“立言”。通过立言,王韬得以彰显其文化权力。王韬早年的理想在江南寒士中具有普遍意义,但他绝非抱朴守拙的醇儒,其权宜务实的个性,以及对西人欲拒还迎的暧昧,也为其后来出走海外、由“名教罪人”转变为洋务导师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 键 词:王韬  江南寒士  “三不朽”  夷夏之辨 民间生活伦理  

分 类 号:K252[历史学类] B8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