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大学生    面具    动机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62H指数:4北大核心: 2 CSSCI: 2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
《张家口师专学报》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公教部;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 陈香 张日昇  出版年:2000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
关键词:形成  影响因素 发展课题  自我同一性 角色混乱 同一性扩散  青少年问题 教育心理学
荣格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启示
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 张日升 邓小龙  出版年:2003
在荣格的理论中,"阴影"与"面具"是两个最主要的原型,在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它们的内涵,实现人格的整合,这是荣格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荣格  心理学理论 心理健康 原型  阴影  面具
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
3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河北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 齐冰  出版年:2003
从归因训练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引发的思考等几方面,对归因训练模式、归因训练方法等若干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关键词:归因理论 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模式  
保定市城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比较研究
4
《中国健康教育》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 刘风先 于泳红 段斐  出版年:2003
关键词:保定市  高中生 心理健康 城乡差异
学前儿童用“人为不介入原理”区分生物、非生物能力的发展
5
《心理科学》河北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耿柳娜 张日昇  出版年:2001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 ,考查 4~ 6岁儿童对生物的“人为不介入原理”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 :1 学前儿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泛灵论”倾向。 2 学前儿童对“人为不介入原理”的理解随年龄增长而呈现提高趋势 ,多数 6岁儿童已...
关键词:学前儿童 生物  考查  理解  优先发展  能力  访谈法 介入 年龄增长 研究结果  
4-10岁儿童对结果与意图信息整合能力的研究
6
《心理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河北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 张日昇 于泳红  出版年:2002
本研究采用情绪判断归因作业 ,考察了 4— 10岁儿童在中性动机情境中 ,对结果与意图信息的整合能力。结果表明 :在结果与意图匹配情境中 ,儿童以积极的情绪判断为主 ;在结果与意图不匹配情境中 ,儿童以消极的情绪判断为主...
关键词:情境 归因 整合能力  情绪 意图 动机 作业  信息整合 中性  判断  
本三和本一学生心理健康对比调查
7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 魏彤儒 董静 石世平  出版年:2008
华北电力大学"长城计划"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成果论文
目的描述本三学生和本一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差异,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方法通过自制问卷对本一和本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做对比分析和整体分析。结果本三学生在负性情绪,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等方面大于本一学生;在学习适应和...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本三学生  调查  
西藏传统文化的荣格学研究
8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西藏大学教务处 邓小龙 罗平  出版年:2003
 荣格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学理论就是"原型"理论。"阴影"与"面具"作为两个最主要的原型,在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两个原型又是互相矛盾的。我们通过分析自性原型来说明人应该如何对待包括阴影与面具在内...
关键词:西藏传统文化 荣格学  精神分析学派 “原型”理论  “阴影”  “面具”  心理学分析
绘画表达在心理教育中的实践
9
《中国电力教育》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 董静 石世平  出版年:2008
心理教育越来越借助艺术形式,绘画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以绘画在心理教育中可发挥的作用为划分,从实践角度论述了其实际应用效果和方法。
关键词:绘画 心理教育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结束阶段的若干问题
10
《保定师专学报》河北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 耿柳娜 张日  出版年:2000
针对咨询者常常忽略的有效处理心理咨询结束阶段的问题 ,讨论了心理咨询结束时来访者所表现出的一般状态、结束咨询的指标、咨询的早期化、咨询的长期化。
关键词:心理咨询 结束  指标  方法  咨询早期化  咨询长期化  来访者 状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