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美感特质    诗词    评赏    诗风    中国诗论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83H指数:8北大核心: 16 CSSCI: 18 RDFYBKZL: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
1
《河北学刊》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4
"赋、比、兴"乃《诗经》和中国古代诗歌借物象与事象传达感动并引起读者感动的三种表达方式,是心物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物即心。它与西方在"形象与情志关系"上的最大不同在于,西方的...
关键词:“赋、比、兴”  中西文论 物象与事象  心物关系
论清代词史观念的形成
2
《河北学刊》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3
本文通过历代对词体的理论反思之过程 ,论述了由清代周济提出的“词史”这一观念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有很多 ,主要是词体本身的美感特质的因素、词体演进过程中明朝至清朝的世变因素以及周济作为史学家的背景因素等。
关键词:词史 清代 美感特质 周济
从文学体式与性别文化谈词体的弱德之美
3
《人文杂志》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7
本文着重从文学体式的形式、节奏及其所产生的语境,以及性别文化论析了词体的弱德之美。词体的弱德之美,是感情上的承受与压抑中的坚持,是弱而有德。而词体的抑扬顿挫,吞吐低回,适合表现弱德之美。
关键词:词体 弱德之美 文学体式 性别文化 儒家传统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
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5
本文用具体的诗例对杜甫诗歌在写实中的象喻性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这里的“象喻”指的是诗歌中的情意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诗人的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将对外物的认识分为感知、感动和感发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的诗歌内容也...
关键词:杜甫 写实 象喻 感发 志意  
漫谈《红楼梦》中的诗词
5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4
《红楼梦》中的诗词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类是通过拆字、谐音等手法预先介绍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暗示的性质;一类是配合书中角色的性格命运,模拟角色的声情口吻抒发角色自我的感慨;还有一类就是作者借着对于小说的预言,果然写出作者内心...
关键词:《红楼梦》 诗词 小说诗词  正统诗词  
从西方文论看李商隐的几首诗
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5
李商隐《燕台》四首色泽凄艳、情调迷离。其诗用西方文论的术语来称,是一种客观的投影,是一种外观的形象,但又与作者的情意有相当的关联。要了解并把握其诗歌,必须先有一个与诗人接近的心灵,然后才可进入他的心灵的梦幻境界之中。李商...
关键词:李商隐  《燕台》  西方文论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感特质
7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10zd8&107)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吟诵传统”(10YJCZH221)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吟诵传统与当代语文教育”(NKZXYY11125)阶段性成果
古今中外,诗歌都注重形象与情意的结合。西方的文学理论更注重表达的技巧,把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分别得非常仔细,像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象征(Symbol)等。而中国古典诗歌的...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美感特质 兴发感动 赋比兴 吟诵
叶嘉莹词学理论新框架初探
8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安易  出版年:2001
西方文学理论的特点在于研究的系统性与解剖的深入性 ,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特点则在于对整体生命的把握。二者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叶嘉莹教授把这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在词学研究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使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叶嘉莹  词学理论 美学 词学批评 古典文学 西方文学理论
清词在《花间》两宋词之轨迹上的演化——兼论清人对于词之美感特质的反思
9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9
词虽然经历了晚唐五代、两宋的演进,但其反省并不自觉,而是自然而然的。到了清代,词得到了重新认识。清词的整个轨迹,并没有独出异军,另立旗帜,它的演化轨迹和晚唐、两宋的演化轨迹相符合,却并不是重复,而是遵循着这个轨迹有了突破...
关键词:《花间集》 唐宋词 清词
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10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嘉莹  出版年:2004
西方学者伽达默尔及姚斯曾提出过文学阐释中的"阅读视野"问题,这对中国古典诗词阅读与评赏亦有启发。赏析古典诗词作品,首先要在结合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的"合成视野"下,对它有正确无误的理解;然后还需在理论的视野下,对它进行理性...
关键词:阅读视野  合成视野  衍义  期待视野  历史性的阅读  潜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