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感特质    

Special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嘉莹[加拿大][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天津300071

出  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10zd8&107)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吟诵传统”(10YJCZH221)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吟诵传统与当代语文教育”(NKZXYY11125)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2

卷  号:52

期  号:5

起止页码:108-11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SSCI、CSSCI2012_2013、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古今中外,诗歌都注重形象与情意的结合。西方的文学理论更注重表达的技巧,把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分别得非常仔细,像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象征(Symbol)等。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在于兴发感动的作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诗歌形象与情意之间的这种关系。中华古典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诗歌的感发生命,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宝贵特质,也是中国诗歌最美妙的地方。吟诵是得窥中国古典诗歌之美的重要法门。

关 键 词:中国古典诗歌 美感特质 兴发感动 赋比兴 吟诵

分 类 号:I0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