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    

Exposition, Comparison and Affective Image Both in Western and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嘉莹[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出  处:《河北学刊》

年  份:2004

卷  号:24

期  号:3

起止页码:116-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04_2005、NSSD、RCCSE、RWSKHX、SKJJZZ、普通刊

摘  要:"赋、比、兴"乃《诗经》和中国古代诗歌借物象与事象传达感动并引起读者感动的三种表达方式,是心物之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赋"是即物即心。它与西方在"形象与情志关系"上的最大不同在于,西方的诗歌创作多出于理性的安排,从而降低了"兴"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而成为不重要的一环,其八种"情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仅类于中国诗歌创作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中的"比"的手法。

关 键 词:“赋、比、兴”  中西文论 物象与事象  心物关系

分 类 号:I0] I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