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德语    小说    大学德语    记忆    德国文学    

研究学科:建筑类    哲学类    

被引量:44H指数:4北大核心: 15 CSSCI: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柏林市中心的“批判性重建”
1
《国际城市规划》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哈罗德.博登沙茨 李双志 易鑫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808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50608)
柏林在1980年代提出了"批判性重建"的城市设计纲领与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在考虑现代生活要求的基础上,重现历史古城的格局,发展差异化的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间。作为1990年代欧洲城市设计的代表...
关键词:柏林  城市设计 批判性重建  公众参与 美学
语言、身份与写作——试论卡夫卡、策兰和赫塔·穆勒创作的文化背景
2
《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柏林自由大学 李双志  出版年:2010
20世纪德语文学的三个重要代表卡夫卡、策兰和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穆勒都是在多语言、多文化交织的文化空间里生活并从事创作的。他们深刻体察到自己的文化身份与集体身份之间的脱离,由此产生了一种寻找或塑造自己独特身...
关键词:弗朗茨·卡夫卡  保尔·策兰 赫塔·穆勒 语言反思  身份
严肃的游戏——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互文性特色
3
《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张辛仪  出版年:2010
互文性手法是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一个鲜明特点,它决定了作品复杂而独特的结构,使叙述具有开放性、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影响着作品的思想表达,也是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从格拉斯的处女作《铁皮鼓》,到《比目鱼》、《相聚在特尔格特》...
关键词:君特·格拉斯  互文性 记忆 怪诞
家族史与当代德国文学的历史记忆叙述模式
4
《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李双志  出版年:201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1&ZD137)的阶段性成果
在1945年以来的德国文学中,对二战及大屠杀历史的再现和反思是一个常见主题。近20年来兴起的家族史叙事则是其中具有现实性和美学创新意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家庭叙事空间里,德国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记忆通过后代对前代人的追忆得...
关键词:家族史 历史记忆 当代德国文学  
小叙事和大意象——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饮食世界
5
《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张辛仪  出版年:2014
格拉斯在其作品中赋予了饮食丰富的内涵和寓意,将其当作一面三棱镜,折射出饮食和叙事、历史、权力、文明、女性、生活意义等众多内容之间隐匿、复杂而有趣的关联。饮食既体现了作为感官享受的最直接的生活意义,同时也被打上了文化和宗教...
关键词:格拉斯  饮食 叙事 历史  妇女
趋向差异多元的文学流变——战后德国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考察
6
《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印芝虹  出版年:2013
战后德国是冷战中东西方阵营及之后世界格局的一个缩影,其从分裂到统一后的文学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民主德国作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文学表现、其作品与社会的互动,联邦德国战后反思文学的发展变化,均为我们探讨时代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
关键词:战后德国  后现代 梯姆  施林克  克里斯塔·沃尔夫
乡土经验与世界文学——试论莫言与赫塔·米勒的文学创作的异同
7
《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李双志  出版年:201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诺贝尔文学奖研究"子项目"赫塔.米勒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中国作家莫言和德国作家赫塔.米勒都以自己的乡土经验为主要创作源泉,大力开掘各自故土负载的历史创伤和苦难记忆,借助彼此迥异而强度相似的美学想象,构建出了与现实世界若即若离的文学空间。他们的乡土叙事无...
关键词:乡土经验 世界文学 莫言  赫塔·米勒  
寻觅德语在其他语言中的踪迹
8
《德语学习》南京大学德语系 刘丹  出版年:2008
关键词:语言使用者 德语 寻觅 美国作家 学会  法语
论新世纪以来德语文学中国叙事的新范式
9
《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刘健  出版年:2021
随着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德语文学的中国叙事呈现新的范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对符号化中国叙事模式的突破。新世纪德语作家们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出走,尝试在中西文化之间寻找文学写作新的立足之地:他们消解"他者"与"自我"...
关键词:21世纪  德语文学 中国叙事 新范式  
试论“德语正字法改革”
10
《当代语言学》南京大学德语系;南京大学德语系 210008 华宗德 华蓉  出版年:1997
1996年7月1日德、奥、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四国及比、意、罗、匈等国德语区代表于维也纳在“德语正字法改革书”上签字,一致决定最迟于1998年8月启用“新正字法”。按新规则修订的第21版“杜登正字法词典”(Duden-Die...
关键词:正字法改革  正字法词典 大学德语 语言规则 维也纳会谈  外来词  语言发展  音节划分 1996年7月  改革方案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