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家庭教育    家教    耐挫折教育    亲子    陪伴    

研究学科:

被引量:2H指数: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对溺爱型家教中小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之浅见
1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楚雄师范学院附小 张文芝  出版年:2001
挫折感是人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挫折是生活的大课堂 ,它对造就人有着特殊的作用———既能毁掉一个人 ,也能激励一个人 ,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家庭、学校和社...
关键词:中小学生  耐挫折教育 家庭教育 溺爱型 耐挫折教育
亲子陪伴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影响
2
《当代家庭教育》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幼儿园 沙丽芹  出版年:20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为此,我园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尤为重视幼儿家庭的融入与配合,近年来开展了丰富的...
关键词:亲子陪伴  幼儿 成长与发展  
未来的书包
3
《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4)班 赵文莹  出版年:2013
我想发明一个书包,它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比如有些时候你不想背书包时,它就会出现个发音器,你对着那个发音器说:“书包!书包!我要你去楚雄师院附小三(4)班,四组,最后一排。”这样,那个书包就会自动去你说的地方等...
关键词:书包 发音 学习  师院
在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初探
4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新校区 董燕舞  出版年:20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  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 个性化行为 义务教育 阅读实践  情感活动
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生成精彩的关键
5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党总支 冯树云  出版年:2020
目前,"预设"与"生成"这两个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点击率较高的热词。众所周知,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要使课堂教学既精彩又有效,就必须在备课时对动态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作者以小学数学"九义"教材四年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排队问题  精心预设 课堂教学 数学广角 点击率 生成精彩  
能保护人的智能鞋子
6
《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4)班 查涵栩 吉平(指导老师)  出版年:2013
我想发明一种智能鞋子,这种鞋子能在危险发生的时候保护人们。 首先,当你过马路的时候,有一辆车开过来,你没有发现,这双鞋就会在安全的距离内带你“飞”起来,“飞”到安全的地方再落下来。
关键词:初等教育 科技发明  产品介绍  鞋子
眼界开处有新得——美国中小学教育考察后记
7
《中小学校长》云南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长 冯树云  出版年:2003
关键词:美国  中小学  学校教育  教育经费 教育管理体制 学籍管理 课程设置  
有趣的立体书
8
《小学生作文选刊(低年级)》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李好  出版年:2017
星期天,我和爸爸到书店买书。一进书店,我就被有趣的立体书吸引住了。爸爸给我买了我最喜欢的《恐龙》这本书。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智能汽车
9
《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4)班 刘心悦 吉平(指导老师)  出版年:2014
我们想发明一种智能汽车。这种汽车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靠吸收阳光或者灯光转化能量提供动力,二是靠吸收转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提供能量。这样人们就不会因为油价贵而忧心忡忡了,而且我们的空气因为车辆吸收了有害气体而变得洁净无比。
关键词:智能汽车 有害气体 吸收  能量  空气  
“开”小汽车教学设计
10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幼儿园 陈丽  出版年:2009
一、设计意图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基本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的发现过程,成为获得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
关键词:基本科学素质  主动探究  有关物质  经验过程  发现过程  幼儿活动 操作活动  体育器材 附属小学  个别指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