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机械产品    可靠性    实践教学    故障诊断系统    故障诊断    

研究学科:机械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9H指数:2北大核心: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网络化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1
《机床与液压》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孙未 周李良 刘念聪  出版年:2009
阐述了网络化设备故障诊断系统的内涵,详细比较了它与传统故障诊断系统、基于PC机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之间的联系,介绍了网络化故障诊断系统的两种结构模式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对监测数据的传输、监测数据和诊断结果的发布和共享、信息...
关键词:网络化 关键技术  故障诊断
基于工科专业教学对提高工程创新能力的探索
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孙未  出版年:2012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机械创新设计,项目编号:XCX1102
培养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型合格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工科大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绝大多数工科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应该对现有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
关键词:工程设计 创新  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
基于模糊理论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应用
3
《制造业自动化》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孙未  出版年:2011
实际机械产品中,许多失效形式如疲劳断裂、磨损、腐蚀及蠕变等都是由于损伤累积引起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故障的,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属于模糊事件。文章以机械产品的耐磨性、振动和断裂失效中模糊可靠性设计实例,阐述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
关键词:模糊理论  可靠性设计  机械产品
高速精密定位X-Y工件台动态精度分析
4
《机床与液压》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核技术及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孙未  出版年:2007
根据高速精密X-Y工件台的工艺参数的特点,对高速精密定位X-Y工件台的动态精度进行分析,包括阶跃输入时间响应、频率响应、系统的动刚度kD的分析。并从结构及材料方面提出了使高速精密定位X-Y工件台达到良好技术性能指标的方法...
关键词:高速精密定位  X-Y工件台  动态精度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5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孙未  出版年:2012
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机械创新设计教改项目,项目编号:XCX1102
配合我国教育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赋予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对体现动手能力训练的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在教学体系上尝试增设专门的创新设...
关键词: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实施办法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6
《科技视界》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刘艳华  出版年:2015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35);成都理工大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机电类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3JGZ19)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结合这门课的特点,针对教学现状不足之处,提出了理论教学多样性、实践教学比重增加、改进课程设计、鼓励参加机械大赛等思路和改革措施,对后续教学设计具...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基于模糊理论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应用
7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六十周年校庆大会 2016孙未  出版年:2016
实际机械产品中,许多失效形式如疲劳断裂、磨损、腐蚀及蠕变等都是由于损伤累积引起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故障的,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属于模糊事件。文章以机械产品的耐磨性、振动和断裂失效中模糊可靠性设计实例,阐述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
关键词:模糊理论  可靠性设计  机械产品
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预测的一种简便实用方法
8
《制造业自动化》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孙未  出版年:2012
在新产品投入生产,使用前对产品可靠性作比较精确的预测是生产方和使用方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系统的可靠性预测,经常采用的有数学模型法,边值法,真值表法,布尔代数法等,能够精确地预测出系统的可靠度,但对复杂系统的预测来说计算...
关键词:可靠性预测  分割连接组合法  机电产品 复杂系统 简单实用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9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张静 孙未 李宏穆  出版年:2009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华人诺贝尔奖的获奖历史,提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从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两个方面,比较中西方大学的教育差异,分析西方教育值得借鉴的地方,提出通过改革授课和考试方式、举办创新...
关键词:创新  考试方式 授课方式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