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工育苗    中国对虾    对虾    刺参    黄海北部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轻工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2,424H指数:23WOS: 216 北大核心: 277 CSCD: 7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海蜇的生活史
1
《水产学报》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丁耕芜 陈介康  出版年:1981
本文概述了海蛰 Rhopilema escylenta Kishinonye自受精卵、浮浪幼虫、螅状体、横裂体、碟状体至幼水母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学变化。首次报告了这个种的生活史。
关键词:海蜇 生活史 发育阶段 幼虫  受精卵 水母 形态学变化 首次  
对虾养殖池水域环境细菌的动态变化
2
《海洋与湖沼》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郭平 许美美  出版年:1994
辽宁省科委重点科研资金!1989-1992
于1990年6月下旬-10月初期间,每隔7-10d在大连市金州区董家沟镇养虾场突池定点采样一次,3h内带回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研究对虾养殖池水域环境中细菌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水中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化与水...
关键词:中国对虾 养殖池 水域环境 细菌 动态变化  
海水养殖与近海水域污染研究进展
3
《水产科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韩家波 木云雷 王丽梅  出版年:1999
依据80~90年代部分资料,评价了海水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重点介绍了两种估算水产养殖废物产生的方法,探讨了水产养殖可能对水域富营养化产生的影响。并概括了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海水养殖 近海水域污染  估算  预防  海洋污染
温度对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吴垠 孙建明 周遵春  出版年:1997
农业部重点项目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肝胰脏、胃、肠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5,45,55℃和40,40,55℃。临界失效温度分别为62,59,63℃和58,52,69℃。脂肪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5,35,40℃和35,40,40℃。临界失效...
关键词:中国对虾 日本对虾 消化酶 酶活性 温度
我国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5
《中国水产》大连水产学院农业部海水增养殖生态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张国范 李霞 薛真福  出版年:1999
关键词:贝类死亡  死因分析 防治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6
《水产科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刘卫东 苏浩 邓立康  出版年:2001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物饲喂水产动物、微生物用于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和微生物改良水质。简单介绍了微生物溶藻 。
关键词:微生物 水产养殖 饵料 病害防治 微生态制剂 水质改良
虾夷扇贝的引进及其在我国北方培养殖的前景
7
《水产科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王庆成  出版年:1984
虾夷扇贝(Pecten yessoesis)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扇贝科,为扇贝科动物中个体最大(最大个体壳长16厘米、重450克)、产量最多的种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贝柱部含蛋白质20.8%,脂肪0.8%,碳水化合物...
关键词:虾夷扇贝 增养殖 壳长 北方  采苗 肉味  引进  软体动物门 蛋白质  瓣鳃纲
对辽东湾夜光藻赤潮和叉状角藻赤潮成因的初步研究
8
《水产科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农垦局 周遵春 马志强 薛克 王年斌 郭皓 韩德武  出版年:2002
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
对 1995年、1999年发生在辽东湾的夜光藻赤潮及 1998年发生的叉状角藻赤潮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夜光藻与叉状角藻都具有鞭毛 ,夜光藻完全异养 ,叉状角藻则以自养为主 ,同时兼有异养。同样条件下这...
关键词:夜光藻 叉状角藻  成因  赤潮 辽东湾  海洋污染 水质污染
锌、铜、铅、镉金属离子对海湾扇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
9
《水产科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刘亚杰 王笑月  出版年:1995
本文通过锌、铜、铅、镉4种金属离子对海湾扇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得出了4种金属离子对海湾扇贝稚贝的18h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依次是:1.4413,0.0766,1.7999,1.3948mg/L和0.2313,0....
关键词:镉 急性  毒性试验  海湾 扇贝  稚贝
黄海北部近岸鱼类的群落结构
10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辽宁省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开放性实验室;大连水产学院海洋工程学院 董婧 刘海映 许传才 毕远溥 王文波  出版年:2004
农业部专项科研项目资助(126-02-06-03)
1998年6月和9月通过对24个站位的底拖网调查,分析了黄海北部近岸水域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水域鱼类的品质结构低质化,经济价值较低的中上层鱼类成为渔业资源的主要成分;区系组成以暖温性鱼类为主;鱼类群落结构较简...
关键词:黄海北部近岸  鱼类 群落结构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