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认知语言学    翻译    孔子    实践美学    体验哲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机械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3,621H指数:29WOS: 2 北大核心: 172 CSSCI: 135 RDFYBKZL: 1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1
《中国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王寅  出版年:2005
经验论、唯理论和解释派哲学分别聚焦于交际的三个不同环节:作者、文本、读者,同时还产生了相对应的翻译观。这些理论过于偏重某一环节,似有以偏概全之不足。Lakoff和Johnson所倡导的体验哲学正好可修补这些理论之不足,而...
关键词: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翻译 互动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2
《外语教学与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王寅  出版年:2005
笔者根据Lakoff和Johnson倡导的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 ,提出了语言的体验观 ,这是对语言众多性质的一个补充。语言体验观与国外很多学者的基本观点相符 ,为解释语言来源于实践进一步提供了证据 ,是对语言天...
关键词: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概念化 词汇化
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3
《中国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杨全红  出版年:2005
本文分别探讨以下问题:我国汉英公示语翻译现状;汉英公示语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汉英公示语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常用汉语公示语英译质量保障措施。
关键词:公示语 译文 问题  对策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
4
《外语教学与研究》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王寅  出版年:2008
本文基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理,将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意义概念化"修补为"体验性概念化",并尝试以此为理论基础论述翻译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有了体验性,就可限定"读者中心论"、"译者自主论";有了"概念化"(主要...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体验性概念化  识解 翻译 《枫桥夜泊》
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
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王寅 严辰松  出版年:2005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语法化的过程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演变。这一过程呈现单向、有序、抽象化和专...
关键词:语法化 认知语言学  类推 重新分析  隐喻  转喻 主观化
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6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王寅  出版年:2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EYY001)
认知语言学尚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学派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认识。综合国内外学者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可区分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并认为,狭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定义  研究内容  
“新被字构式”的词汇压制解析——对“被自愿”一类新表达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7
《外国语》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王寅  出版年:2011
汉语近年来在新闻报道和网络语言中频频出现"被自愿"一类新表达,不仅反映出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现象,更主要是体现出人们认识社会的方式和再范畴化的机制。该表达是人们在概念化过程中运用词汇压制手段创造出的一种"新被字构式",其出现...
关键词:新被字构式  认知构式语法 构式压制 词汇压制  
语言学术语翻译的系统—可辨性原则——兼评姜望琪(2005)
8
《上海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侯国金  出版年:2009
本文是对语言学术语翻译方法的译评和阐述。首先对姜望琪(2005)的三"性"观进行简评,指出其合理和欠缺之处,进而提出术语翻译的原则--"系统-可辨性原则",认为系统性以及可辨性才是术语翻译方法论之根本。作者通过一些术语译...
关键词:术语翻译 透明性 系统-可辨性原则  
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9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 祝朝伟  出版年:2004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文论中最为复杂的理论之一,克里斯蒂娃、巴特、热奈特、里法泰尔等都提出了相关的主张,形成了不同流派。其理论理据与翻译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并对翻译研究产生了诸多启示:它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丰富发展了现代哲...
关键词:互文性 翻译 主体性
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
10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王寅  出版年:2006
人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步骤。本文尝试以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核心思想“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线,将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学科以及国外主要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贯通起来,拟把“认知过程”详细解析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知过程  意象图武  ICM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