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教育学院史地与旅游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西南联大    通才教育    教授治校    文化    中学历史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被引量:78H指数:5北大核心: 5 CSSCI: 5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探析
1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史地与旅游系 高家宁  出版年:2008
针对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模式的理论认识存在着较大模糊性,本文探讨了两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属性。通过比较分析,阐明了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的关系、各自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以及在地理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作用。文章还指出了地理教...
关键词: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模式 地理新课程改革 比较  
“通才教育”:西南联大成功经验探析
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教育学院史地与旅游系 江渝  出版年:2010
"通才教育"(又称通识教育)办学理念的发扬光大和成功实践,是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创造教育奇迹的原因之一。自20世纪中国近代大学建立以来,就有一批受西学影响的教育先行者秉持"通才教育"的理念,并开始付诸实践。西南联大成立后,...
关键词:西南联大 通才教育 学分制 综合素质  
四川本土文化与本省旅游英语专科教学的结合
3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史地与旅游系 张笑薇  出版年:2010
旅游英语是近年的一个新兴专业,在四川省内又以专科层次开办较多。不论从专业本身的适应面出发,还是从四川省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出发,在这一专业的设置中,加入四川本土文化内容都显得非常必要。我们就试着从分析这一专业的现状入手,从专...
关键词:旅游英语 四川  本土文化 专科 地域区位  
“教授治校”制度与西南联大校园民主文化的形成
4
《中华文化论坛》四川教育学院历史旅游系副教授 江渝  出版年:2010
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制度是教授集体管理学校行政与学术事务,大学的管理权、决定权主要在教授。这一制度产生的基础是学术自由的基本价值观。在以教授为重,以学术独立、自由为本位的理念指导下,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模式促成了教师之间、师...
关键词:教授治校 西南联大 校园民主文化  
西南联大教授治校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5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教育学院历史旅游系 江渝 王小林  出版年:2010
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制度在于协调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不同作用,把大学的管理权、决定权真正交给了教授,并强调管理者的民主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是以教授为重、以学术为本理念的回归。这一民主管理模式不断促进联大出人才、出成果。本...
关键词:西南联大 教授治校 教授会
试论唐代藩镇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6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历史系 宋强刚  出版年:2002
对于唐五代藩镇的历史作用 ,以往论著皆给以负面的评价。该文认为 :唐五代藩镇割据与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有异曲同工之作用 ,藩镇的割据和战争 ,促进了均田制的最后崩溃并带来了封建社会固有等级制度的变化 。
关键词:藩镇  历史地位 作用  唐代 土地制度 商品经济 均田制 发展  
《礼记》成书再考
7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历史系;四川大学古籍所;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黄娜 潘斌 郑雨欣  出版年:2007
《隋书.经籍志》的相关记载并不能成为《礼记》并非戴圣所纂集的证据;汉代今古文之争多为利禄之争,而非学术之争,所以戴圣纂集《礼记》时收入古文经作品是完全可能的;《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记百三十一篇"便包括《礼记》四十九篇...
关键词:礼记 戴圣  今古文之争  
朱熹礼学的经世倾向
8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历史系 黄娜  出版年:2008
朱熹礼学具有很强的经世倾向。朱熹主张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能拘泥于礼书和古礼,使礼的精神与时代的变迁相符合。其变通古礼和简化古今礼的主张,正是为了让礼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为现实社会所采用。《家礼》和《仪礼经传通解》体现了朱熹...
关键词:朱熹  礼学 经世
楚汉相争中的宣传战——汉高祖刘邦传播活动研究
9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历史系 田文红  出版年:2007
在刘邦战胜项羽的过程中,成功的传播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宣传战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战场,是使刘邦获得民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史记》的相关记载,为我们研究历史和传播学保留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传播活动  史记 刘邦  项羽 宣传战  
黄龙溪镇火龙灯舞的文化变迁
10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育学院历史系 张春阳  出版年:2008
文化变迁是一切社会的永恒现象。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诠释了黄龙溪镇的火龙灯舞文化变迁。目的在于揭示火龙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指出它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逐渐走向生活化。
关键词:火龙灯舞 文化 文化变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