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野生动物 马鹿 丹顶鹤 生境选择 中国林蛙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哲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1,243H指数:17WOS: 73 北大核心: 123 CSSCI: 1 CSCD: 92
-
排序方式:
- 冬季马鹿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的研究
- 1
- 《兽类学报》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 张明海 萧前柱 出版年:1990
- 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模型分析、处理野外观测数据,进而研究马鹿冬季对采食和卧息生境的选择。经数量化模型Ⅰ分析:1.影响冬季马鹿采食的诸生态因子中,食物丰盛度是最主要因子,人为干扰和林型在冬初和冬末可成为主要因子,坡向和风向在...
- 关键词:鹿 马鹿 卧息生境 采食生境 冬季
- 带岭林区马鹿冬季食性研究
- 2
- 《兽类学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 陈化鹏 萧前柱 出版年:1989
- 1985—1987年在黑龙江省带岭林区,使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并结合野外啃食调查,对马鹿冬季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桦、柳、紫椴是其主要的冬季食物(46.9%、19.1%、9.7%、8.3%)。马鹿对杨、柳、青...
- 关键词:马鹿 食性 选择性 营养
- 贺兰山岩羊冬季对卧息地的选择
- 3
- 《兽类学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刘振生 曹丽荣 王小明 李涛 李志刚 出版年:2005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十五""2 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 (生态学 )基金资助
- 20 0 3年 11~ 12月 ,在贺兰山采用样带法对岩羊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 94个岩羊的卧息地 ,结果表明岩羊对优势乔木的利用有选择性 (x2 =17 0 1,df=5 ,P <0 0 5 ) ,...
- 关键词:乔木 坡位 岩羊 利用 丰富度 冬季 坡向 贺兰山 生境 阴坡
- 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 4
- 《动物学杂志》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 王丽萍 刘玉堂 肖向红 邹红非 王永林 出版年:1994
- 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作者对6只健康成年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显微和超薄切片。研究表明:环颈雉消化管的粘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食管为角化的覆层扁平上皮,角化层厚0.72-0.80μm,粘液腺丰富...
- 关键词:环颈雉 消化系统 组织 形态学
- 大豆中营养因子和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 5
- 《中国油脂》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徐奇友 许红 马建章 出版年:2006
- 大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和营养因子,营养因子包括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等,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凝集素、植酸等,大豆低聚糖和皂甙具有营养和抗营养双重作用。对大豆中的营养因子和抗营养因子的生理功能,对动物的营养...
- 关键词:大豆 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
- 粪便分析法测定植食动物食性的评价
- 6
- 《兽类学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 高中信 陈化鹏 王筱平 出版年:1991
- 作者通过对马鹿冬季摄食的10种植物进行取样、烘干粉碎,手工制成混合的植物标本进行粪便模拟,并应用组织学显微技术进行分析,评价粪便分析法对确定植食动物食性研究的意义。结果表明,显微组织学技术可以定性或定量地确定植物混合样品...
- 关键词:粪便 植食动物 显微组织学 马鹿
-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对冬季卧息地的选择
- 7
- 《Zoological Research》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滕丽微 刘振生 张恩迪 马建章 出版年:200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70123)
- 研究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狍昼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和芦苇丛、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90%—99%、距水源距离<400m、距农田距离<500m、保温性>0.2℃、雪深>31...
- 关键词:狍 卧息地 资源选择函数 冬季 三江自然保护区
- 大兴安岭地区紫貂的活动节律
- 8
- 《兽类学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马建章 徐利 张洪海 包新康 出版年:1999
- 借助无线电遥测技术,对4只紫貂(1雌,3雄)全年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貂的活动节律春季和冬季的高峰是在晨昏二个阶段,夏秋二季的活动高峰在白昼。春季总体活动节律与夏季相比有明显差异(F=4499;df=1,2...
- 关键词:大兴安岭 紫貂 活动节律
- 洞庭湖流域麋鹿等哺乳动物濒危灭绝原因的分析及其对麋鹿重引入的启示
- 9
- 《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南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杨道德 蒋志刚 马建章 胡慧建 李鹏飞 出版年:200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6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08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JJ3057)
- 洞庭湖流域曾有亚洲象(Elephasmaximus)、犀(Rhinocerossp.)、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长臂猿(Hylobates...
- 关键词:保护对策 ELEPHAS maximus,Rhinoceros sp. Ailuropoda melanoleuca Rhinopithecus roxellana,Hylobates sp. Elaphurus davidianus 人类活动影响 洞庭湖流域 哺乳动物
- 狼洞穴空间格局及生境选择的分析
- 10
- 《兽类学报》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张洪海 李枫 高中信 出版年:199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狼洞穴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生境选择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狼洞穴分布的主要因子为人类活动干扰和水源距离,其次为隐蔽条件、坡位和坡度,狼选择洞穴的最适生境为陡坡,洞口北向,隐蔽条件中等以上。
- 关键词:狼 洞穴 空间格局 生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