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PEP    《小学英语》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    年级    

研究学科:

被引量:14H指数:2北大核心: 7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提高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1
《中国学校体育》浙江省宁波市经贸学校;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 张磊 朱水敏  出版年:2010
中职教育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无论是文化专业课还是体育实践课,在遇到职高教育时总会出现不少问题,而中职体育教育也总是容易被忽视。正因为如此,中职学生更应该受到重视,他们的身体体质健康水平也更应该受到关注。
关键词:体质健康水平 中职学生 体育实践课 中职教育 职高教育 体育教育  专业课 身体  
学生与作者的经验对接——海峡两岸《纸船印象》同课异构
2
《中学语文教学》台湾桃园杨明国中;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台湾龙潭国中;台湾桃园慈文国中;国科会 蔡淑梓 李海林 王荣生 褚树荣 陈丽捐 吴韵宇  出版年:2014
背景:2013年岁末,台湾国科会举办“符合15岁国际评量规范之阅读素养学习与评量计划”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李海林教授,宁波教育局教研室褚树荣老师和宁波北仑外国语学校刘飞耀老师应邀出席...
关键词:教育局教研室 海峡两岸  同课异构 印象  学生  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台湾作家 对接
“圆”形毕露
3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315201;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315000 刘清泉 杨一丽  出版年:2014
圆是几何图形中最规范、最简约的一种,许多数学问题与圆密切相关,特别是一些“直线型”图形的相关问题,求解时若能根据题意构造“辅助圆”,则达到避繁就简的效果,其求解过程流畅清晰。虽然由于新课标减少了与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安排...
关键词:几何图形  求解过程  数学问题 平面几何  直线型  辅助圆 试题 中考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
4
《上海中学数学》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浙江省宁波北仑中学 冯斌 尚俊  出版年:2006
关键词: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求和公式  函数方程思想  教学设计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5
《思想政治课教学》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 马宇婷 许军国  出版年:2021
一、教学内容分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内容。本框主要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重点讲述党的性质和宗旨...
关键词: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性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执政理念  始终坚持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设计 人民主体地位
当代文化视野中的标语——任务群进课堂例说
6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 褚树荣  出版年:2019
新课标出台一年多,任务群成为热词。任务群如何进课堂?虽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专题教学有共同取向。目前见诸课堂和报刊的专题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活动设计繁复,操作难度不小。有些专题追求学术性,有大学专业化...
关键词:当代社会 当代文化 文化现象 进课堂
宁波市职高与普高学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
7
《运动》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宁波经贸学校 朱水敏 庞孝通 宁莺  出版年:2010
采用测试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宁波市5所职高学生3项身体素质与此次抽测的所有高中学校总体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了解掌握宁波市职业学校学生身体素质总体状况,为进一步提高职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宁波市  职高学生 身体素质
一道题的解法探究——兼谈“解析方法”在初中阶段平面几何中的使用
8
《中学数学(初中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 刘清泉 杨一丽  出版年:2014
一、试题呈现 已知: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1,4)、(3,0),以AB为直径的⊙M与y轴交于点C、D(点C位于点D下方). (Ⅰ)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和线段AB的长; (Ⅱ)判断△ABC...
关键词:平面几何  初中阶段 解析方法  平面直角坐标系 解法 函数解析式 几何综合题 说明理由  
什么样的试卷是理想的高考语文试卷?
9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浙江省教研室;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江苏省盐城中学 胡勤 褚树荣 杨斌 李仁甫  出版年:2005
关键词:高考试卷 高考语文 命题研究 课程改革 理想  引导  关心  意义  角度  
高考语文试卷“科学性”的基本内涵
10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315000 褚树荣  出版年:2005
语文学习的内在机制怎样?目前我们还缺乏实验室证据,但我们可以从古往今来无数语文学习的典型个例来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武断地说,语文学习或者语文能力的形成是否有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积累一理解一运用,按照信息论的观点就是输入一...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语文能力 高考语文 试卷 内化 科学性  基本内涵  输出  输入  理解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