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共    保甲制度    民国时期    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02H指数:7北大核心: 64 CSSCI: 77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社会动员视域下的大众化传播实践——以革命根据地乡村黑板报为中心的考察
1
《编辑之友》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乔傲龙 岳谦厚  出版年:201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太行山和吕梁山抗战文献整理与研究"(16JZD035)
1942年整风运动之后,在中共"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号召下,各抗日根据地的黑板报开始普及,经过通讯小组"代办"和干部教师"包办",逐步形成了民众自办的局面,从传播内容到媒介形态均呈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征。黑板报以广泛的普...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 乡村黑板报  社会动员
华北及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女性英模的生活
2
《安徽史学》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张玮 王莹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及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问题研究"(12AZS010)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及陕甘宁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女性解放的努力,通过立法确立了保障女性权益的制度体系。同时,为鼓励在各个领域表现卓越的妇女,根据地政府又实行了相应的奖励制度,给予其政治肯定和生产资料支持。期间,涌现出大批模...
关键词:抗日根据地 女性解放 女性英模  生活  
教育学传统解读
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辛萌 侯怀银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BAA140015)
教育学传统是从教育学这个复合系统中抽象出来的,在教育学发展历程中产生,是融历史客观性在内的思想体系、价值观念、研究范畴、研究范式、知识体系等教育学相关内容的集合,是被赋予了价值和意义的事物。教育学传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
关键词:教育学传统  特征  区别  联系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甘南藏区保甲制度之推行
4
《历史研究》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柳德军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国保甲制度与甘南藏区基层社会变革研究"(17BZS02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2016M600198)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40年代初,甘肃省政府开始将保甲制度的触角延伸至甘南藏区。保甲制度的推行是对甘南藏区土司制度的一次革命,遭到该地政教势力反对,亦受到藏区民众质疑。在国家行政体系与土司制度的较量中,甘南藏区保甲制度的推行,对该地区...
关键词:甘南藏区  保甲制度 20世纪40年代  
从太行山革命文献整理谈中共革命史的研究取向
5
《社会科学辑刊》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岳谦厚  出版年:2017
一、“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这是研究中共革命绕不开的历史话题 在近代中国,华北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有关华北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向来为国内外学界所重视。而作为华北战略支点的太行山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
关键词:太行山区  革命史 文献整理  中共 近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 抗日武装 民族独立
民主的悖论:20世纪40年代甘肃乡镇保长民选及其异化
6
《安徽史学》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柳德军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京国民政府甘肃保甲制度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13BZS061)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后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开始沿承总理遗教,实施"宪政"统治。为了使其宪政之治初备民主色彩,国民政府决定将乡镇保长的产生模式由委派制转变为选举制。甘肃乡镇保长民选亦在国民政府的一再催促下于1945年开始实施,然因其地僻...
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 乡镇保长  民主选举 甘肃省政府  
妇救会与中共婚姻变革的实践——以华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
7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岳谦厚 王斐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及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问题研究(12AZS010)
全面抗战爆发后,华北各根据地相继建立妇女群众组织"妇救会",广大妇女在妇救会带领下逐渐摆脱封建束缚并走上革命道路。妇救会运用各种方法宣传新婚姻观、调解家庭纠纷,切实深入到妇女群众中,为将妇女从旧式婚姻中解放出来做出了重要...
关键词:妇救会  华北革命根据地  婚姻
也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二流子”的改造——与其他政权实体比较的视野
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渠桂萍  出版年:2017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的乡村游民与乡村社会"(13BZS059);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太原理工大学"华北社区调查与研究"基地支持项目
乡村游民系不安本分、无产无业、危害乡村社会者的总称。他们往往谋生不以其道,好逸恶劳,绝对有德行的缺陷,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这一群体始终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除了基层政府,地方社会的习惯法、社区舆论以及乡村正统权威等乡土约...
关键词:乡村游民  “二流子”  乡土约制资源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京报》英译与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中英关系
9
《新闻与传播研究》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赵莹  出版年:2018
晚清时期,英国人对华情报需求大增。载有大量中国朝野新闻的《京报》因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备受青睐,《京报》英译活动蓬勃发展。英国人对《京报》的定位也从"中国情报源"转变为"对华外交手段"。早在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就围绕《...
关键词:《京报》 中英关系 新闻翻译 信息权力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基层干部待遇与廉政建设问题
10
《抗日战争研究》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岳谦厚 宋儒  出版年:2014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山西省各地馆藏根据地时期农村日常生活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亦称"晋察冀边区")干部待遇政策体现了廉洁、节俭的施政目标。边区政府在县区两级干部中实行低标准广覆盖的供给制,而对村干部则坚持不脱产不享受待遇的基本要求,造成各级基层干部生活水平和经济地位都维持了较低水...
关键词:晋察冀边区  基层干部 待遇 廉政建设 民众负担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