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语文    文学    后人类    日常生活批判    野草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242H指数:6北大核心: 33 CSSCI: 3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从“赛博格身体”到“元宇宙”:科幻电影的后人类视角
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李冰雁  出版年:2022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8GXJK181)。
科幻电影的后人类图景不仅满足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也为日益技术化的现代社会提供审美反思空间。在科幻电影中,赛博格身体跨越人与机器、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实现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合一。后人类场域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融...
关键词:后人类 赛博格身体  元宇宙  
西方国家网络治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2
《电子政务》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许鑫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编号:13CXW038)。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治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治理目标上,权力与权利平衡,自由与安全兼顾;治理主体上,自律为主,他律为辅,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治理方式上,强调法律权威和依法治理;治理手段上,重视应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
关键词:互联网治理 网络治理 网络空间 网络社会
“双导师制”在师范生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3
《惠州学院学报》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冯爱琳  出版年:2022
惠州学院—惠州市教育局国家教师教育实验区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SYQJSJY2020025)。
“双导师制”是以本科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为教育、服务与管理对象,由高等教育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共同培养师范教育专业人才的协同育人机制。结合所在高校“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从其实施背景、实施路径及创新等方面入手,总结了一条可资...
关键词:“双导师制”  师范生 汉语言文学
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蔡晓琳  出版年:2017
在思维导图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思维导图运用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并从影响初中生文言文学习效果的内外因素和思维导图对文言文教学的有效促进两个方面,对思维导图运用于文言文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初中文言文...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思维导图 可行性 运用策略  
历史、创伤与文学——拉卡普拉的“书写创伤”理论及其伦理意义
5
《文艺理论研究》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章朋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伦理转向语境中的历史书写研究”[项目号:20YJC751051];广东省教育厅“‘省际文化合作’战略下的浙粤网络文学生态比较研究”[项目号:2018ZX024]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中后期史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历史表征危机,当代重要的创伤理论家拉卡普拉在批判传统史学方法的基础上,主张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历史与精神分析学、文学、哲学和伦理学等诸学科之间的对话互动,重建了历史书写的可能。他在跨学科视域...
关键词:多米尼克·拉卡普拉  否定的崇高  “书写创伤”  言语行为 伦理
后人类视域下科幻电影的身体与空间——《银翼杀手》系列电影的审美考察
6
《电影评介》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李冰雁  出版年:2020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高校在线艺术类通识课程开发与传播研究”(编号:2018GXJK181)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编号:19ZDA269)课题的成果。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媒介技术、人工智能和仿真技术等发展,人类从身体到意识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改造和延伸。科技和虚拟技术的发展,使有机体与机器(智能体)的混合体——"赛博格"(Cyborg)从身体和意识上都与人类...
关键词:媒介技术 科幻电影 人工智能  虚拟时空  系列电影 具象化 仿真技术 混合体  
基于礼貌策略的中美汉语教材指令语对比研究
7
《华文教学与研究》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 陈楠 周小兵  出版年:2020
惠州学院博士启动基金“基于对比与实证的华文教材文本难度研究”(2017JB008);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国际汉语教材语法内容编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YB135-93);广东省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留学生语音感知研究”(2017WZDXM006)。
本文在礼貌策略的框架下对比分析中国、美国出版的四部广泛使用的汉语教材,发现教材指令语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教材指令语的礼貌程度远高于中国教材;中国教材指令语主要分布在练习中,美国教材指令语在课前、注释及练习中都出现了;由于各...
关键词:礼貌策略 汉语教材 指令语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8
《当代作家评论》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徐威  出版年:2022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比较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小小说研究”(2020GXJK080)研究成果。
将“代”的概念引入对文学创作的考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之一。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味...
关键词:《宋元戏曲考》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骈语  文学进化  传统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代际  王国维  
构建中国艺术学的“三大体系”——李心峰教授访谈
9
《艺术学研究》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李心峰 李若飞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时期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BA010)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时代命题后,在艺术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先后刊发了多篇文章对艺术学科的"三大体系"问题...
关键词:三大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元艺术学  
美国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0
《中华文化论坛》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陈楠  出版年:2018
广东省教育厅青年人才类项目“汉语国际推广视野下教学资源区域化研究策略”(项目编号:2016WQNCX137)研究成果;2016年广东省教研教改项目(粤教高函[2016]236号):基于互联网新形势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实践模式创新与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国家形象,争取国际话语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汉语国际传播是其中重要一环。汉语教材作为学习者学习汉语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成为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本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以美国使用...
关键词:中国形象  汉语教材 话题  话语态度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