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法律    未成年人    民法    反垄断    宪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机械类    

被引量:1,918H指数:25北大核心: 103 CSSCI: 81 RDFYBKZL: 1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共享单车“底线竞争”问题探究及防治
1
《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工作站 谭袁  出版年:2017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反垄断法实施面临的困境及应对问题研究"(15FXC051)的阶段性成果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兴业态,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共享单车所出现的违规使用现象如乱停乱放,与共享单车运营商之间的"底线竞争"具有直接关系。共享单车运营商在规则的制定或执行...
关键词:共享单车  底线竞争  危害  预防纠偏  市场监管  运营商自律  
论民法中的决议行为 从农民集体决议、业主管理规约到公司决议
2
《中外法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王雷  出版年:201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法规范论"(项目编号:10FFX00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项目编号:13&ZD150)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团体法的产物,社员权中的共益权经由决议行为的方式行使。决议行为的根本特征在于其根据程序正义的要求采取多数决的意思表示形成机制,决议结果对团体全体成员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决议行为不同于共同行为或者合同行为,其扩展了民事法...
关键词:决议行为  共同行为  农民集体决定  业主管理规约  公司决议 团体法  
网络虚拟财产权债权说之坚持--兼论网络虚拟财产在我国民法典中的体系位置
3
《江汉论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王雷  出版年:2017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编纂重大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ZDC017);司法部2015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民法典中团体类型及团体治理的实现"(项目编号:15SFB3027)
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和重要性提供了对其民事权利化的正当理由。司法实践中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进行利益协调的价值判断方法显示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纠纷的法律制度支持足够充分。网络虚拟财产权物权说和债权说的争议是与民法规则的设计...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权 安全保障义务 物权说 债权说
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法律控制
4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梁鹏  出版年:2016
2016年3月9日,大学生郑某因网络贷款(以下简称“网贷”)近六十万元,自知无力偿还而选择了跳楼自杀。此事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网贷风险的关注。惋惜之余,人们的更多追问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样的悲剧?如何防止此类悲剧再...
关键词:法律控制 贷款人 主体人格 借贷合同 行为转化  完全行为能力人  公司贷款 民间借贷  银行业监督管理  借贷行为
公司决议行为瑕疵制度的解释与完善——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4~9条规定
5
《清华法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王雷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编纂重大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ZDC017);司法部2015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我国民法典中团体类型及团体治理的实现"
作为团体法的产物,股权共益权通过决议行为的方式行使。决议行为的根本特征在于其根据程序正义的要求采取多数决的意思表示形成机制,决议结果对团体全体成员都具有法律约束。公司决议行为的瑕疵主要包括不成立、可撤销、无效等三种类型,...
关键词:公司决议行为  瑕疵 团体法  程序正义 目的性限缩解释  
认真对待民法总则中的公共利益
6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王轶 关淑芳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典编纂重大疑难问题研究"(14ZDC017)成果
公共利益,是得以限制民事主体自由的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属于民法的核心范畴之一。我国既有的民事法律传统,认可公共利益的存在,而且认可公共利益得区分为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秉承了这一民事法律传统...
关键词:公共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利益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之教义学原理 以审判中心主义为视角
7
《中外法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孙远  出版年:2017
作者承担的2016年度北京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审判为中心改革背景下的证据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6FXB017)的成果之一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一项具有宪法位阶的原则,但在刑事诉讼法中尚未被充分具体化。对于该原则应有之态度是充分运用各项法律技术,尽量揭示并充实其法律内涵。站在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之下,控审职能之间的区分应从形式走向实...
关键词:审判中心主义 分工 制约  配合  具体化
归责视野下共同犯罪的区分制与单一制
8
《法学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何庆仁  出版年:20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课题"共同犯罪的归责基础研究"(12YJC820034);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自选课题"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区分制"(CLS(2015)D061)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法总则"共同犯罪"一节采取的是区分制还是单一制,近年来学界的争论颇多。但是,这些争论大多围绕条文规定本身展开,而未深入到对共同犯罪归责基础的分析。实际上,在区分制与单一制日渐趋同的今天,仅从是否区分了正犯与共犯,或...
关键词:共同犯罪 区分制  单一制 共同归责  单独归责  
税法续造与税收法定主义的实现机制
9
《法学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汤洁茵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变迁中财税法规范生成机制研究"(16BFX13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科研支持计划"社会变迁中的财税法改革"(2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契约自由化为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安排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相对安定的税法不可避免地滞后于社会发展。由于缺乏明确的税法规则的指引,为确保课税公平,新型交易的税收待遇不得不由税务机关在个案中予以裁量。但主要甚至完全仰赖于裁量...
关键词:税收法定主义 税法漏洞  法律续造  
特别认知者的刑法归责
10
《中外法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何庆仁  出版年:2015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4SFB30015
特别认知给日益风行的客观归责理论带来一些难题。其中有体系上的问题,如客观归责是否有主观化的嫌疑,但更多的是关于不法归责实质根据的分歧。在目的理性的归责视野下,归责不再由自然意义上的因果性和目的性决定,而取决于外部的价值和...
关键词:特别认知  客观归责 目的理性  角色 利益  团结义务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