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广播    广播电视    电视剧    媒体融合    纪录片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396H指数:10北大核心: 72 CSSCI: 6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场景力:移动时代传媒核心竞争力
1
《新闻战线》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认知传播研究基地;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刘茜 欧阳宏生  出版年:2018
移动时代,传媒产品场景价值凸显。创造传媒产品场景价值的动态能力,即场景力成为传媒核心竞争力。按照价值创造环节与机制的不同,本文将传媒场景力划分为"场景适配能力"、"内容生产能力"与"深度连接能力",并从这三个维度对传媒场...
关键词:场景  场景力  移动时代  
认知传播的理论谱系与研究进路——以体认、境化、行动的知觉-技术逻辑为线索
2
《南京社会科学》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成都大学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四川大学 朱婧雯 欧阳宏生  出版年:2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娱乐传播理论研究:译介、实践与建构”(19JNQM02)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兴起"具身认知转向",传播实践与认知发生藉由"具身"内涵达成逻辑自洽。认知传播的理论谱系一方面源于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对"认知"的多视角阐释,另一方面则在以技术现象学为路径的媒介环境学派研究中形成认知与传...
关键词:具身认知  理论谱系  知觉-技术逻辑  研究进路
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学框架之再梳理
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四川大学;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新闻传播研究中心 欧阳宏生 朱婧雯  出版年:2020
新中国成立70年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对于媒介本体与社会形态的"互构"认知具有显著的样本意义。以斯图亚特·霍尔围绕广播电视研究所提出的"媒介社会学"理论范式为基础,以新中国成立70年时间范畴内广播电视的史实资料为样本,...
关键词:中国广播电视 媒介社会学 传播理念  互构  
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应用
4
《现代视听》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刘倩  出版年:2018
成都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基于信息终端组网互动式教学模式对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智能化离人们越来越近。虽然人工智能在诸如图像、语音识别、博弈游戏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影视传媒等艺术领域的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艺术领域研究热点和进展...
关键词:智能剧本创作  智能视频生成  智能配音  人机结合
建构主义视域下媒介化知识传播与社会认知
5
《中州学刊》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认知传播中心 朱婧雯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知传播学”(17XWF007);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动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8081801111)。
知识型社交短视频的发展凸显媒介与社会的互构关系意义。建构主义视域下的“知识社会学”肯定知识的社会认知作用,为“媒介”作为“知识型”与“社会”间的互动机制提供阐释路径。一方面,知识通过经验解释获得信念、塑造认知;另一方面,...
关键词:建构主义 媒介化 知识传播 社会认知
新媒体时代中视频传播的动因、特征及路径
6
《中国传媒科技》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戴骋  出版年:2022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行业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市场流量红利逐渐触顶,甚至出现内容娱乐化、碎片化、同质化、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我国视频行业涌现出新业态和新形态。在新技术、新环境的影响下,国内视频平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
关键词:新媒体 中视频  内容生产  知识传播 生态转型
接受主体的认知传播机制考察
7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李茂华 欧阳宏生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大数据时代新闻认知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7XXW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认知传播与后媒介时代传播"(项目编号:2082704194150)的研究成果
认知传播接受主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具有接收、感知、识辨、判断、加工以及再传播功能的个体,其对信息具有能动认识与处理能力。在认知科学还未成为一门显学之前,人的大脑运行机制及心理机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还处于"暗箱"状...
关键词:认知传播  接受主体  传播机制  传播系统  
文化传承语境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话语策略分析
8
《中国电视》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 刘晓萍  出版年:2018
在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话语策略决定着节目的主题表现和内容建构以及传播效果。本文将对当前呈现出不同话语形态和方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进行文本梳理,以文化传承为基本视角,分析其基本节目形态及其...
关键词:文化传承 文化类综艺  “慢综艺”  话语策略
继承、放大与分化:新媒体时代话语权再分配的内在机理
9
《湖北社会科学》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戴骋 杨宇琦  出版年:2021
成都大学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从客观性到建设性:新闻业价值理念的重构”(2080520015)。
媒体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信息传播的桥节点,对话语权分配具备显见的社会意义。传统媒体时代的话语权分配方式主要以传播资源的高度集中为基础,将公共事务报道指向政府与社会两种不同维度。与技术赋权语境下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话语权分配  传播资源
“文化+”,融合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0
《出版广角》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公安舆情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 张学勤  出版年:2019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变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文化+”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创新的思路下,文化产业领域的符号转化、消费市场、产品设计和核心竞争力都在发生变革。文章从博物馆领域的文创突破、...
关键词:“文化+”  融合创新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