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非线性    计算法    粘接    DQ法    

研究学科:机械类    交通运输类    建筑类    能源动力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181H指数:8WOS: 2 EI: 9 北大核心: 26 CSSCI: 2 CSCD: 2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启发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系 陈传尧  出版年:1998
创造能力将成为未来21世纪急剧变化的社会里的生存能力.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式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得到逻辑与形象、归纳与演绎、综合与扩散、求同与求异、定性与定量等多种思维方法的...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创造性思维 高等教育 中国  
线性相关计算法形成数字剪切散斑相关条纹图 ( EI收录)
2
《光子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实验力学教研室 何玉明  出版年:1995
本文提出了用线性相关计算法形成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条纹的新方法,从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均证明,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剪切散斑相关条纹图在图象监视器上易于观看,条纹图象光强无直流分量影响且可见度较减模式要高,该新方法的采用为今后的...
关键词:线性相关  数字散斑 相关条纹图  
方钢管砼偏压柱压溃过程的数值模拟
3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郑州工学院 李四平 邹时智 关罡 王菁  出版年:1996
在方钢管砼轴压短柱基本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将Karman提供的分析单一材料偏压柱的精确数值计算模式,推广到模拟方钢管砼组合截面偏压柱的压溃过程,数值计算得到的荷载─挠度(N-ym)全曲线与实测曲线符合良好.
关键词:柱子压溃  偏压 数值模拟 方钢管混凝土柱
结构动力形状优化中灵敏度分析的两种算法
4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江汉石油学院机械系 张传立 张系斌 宋天霞  出版年:1994
结构动力形状优化设计中灵敏度分析的困难是如何准确、快速地求取导数刚度阵和导数质量阵,为此提出差分法(算法一)和结构单元显函数法(算法二)。算法一是直接利用差分法求出导数刚度阵和导数质量阵,该算法简单,但计算精度受差分步长...
关键词:结构动力分析 灵敏度 算法  
碟形弹簧阻尼特性的实验和计算法研究
5
《中国机械工程》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 罗晋华 王海期 何永标 黄飞  出版年:1995
碟形弹簧在变形时伴随有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在动态过程中体现为阻尼,阻尼值在碟簧的叠合和对合使用时有显著变化。在实验基础上研究这种变化,给出其定量表示及计算动态过程的方法,讨论动态过程的特点。计算结果说明碟簧提供的阻尼值很...
关键词:碟形弹簧 阻尼 叠合 对合  弹簧 计算  实验  
基于FPGA的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
6
《电子技术应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 汪光森 伍行键 李誉  出版年:1999
介绍神经网络VLSI硬件实现的基本情况和电路原理图与VHOL混合设计方法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单片FPCA设计出了白64个神经元组成的具有片内学习功能的三层EBP神经网络电路,其学习速度达到每秒三千万次以上连接权值的修正...
关键词:VLSI 神经网络 硬件 FPGA 集成电路  
粘接点焊技术及最佳工艺参数的研究
7
《机械强度》武汉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戴瑞玲 王玮 李春植  出版年:1996
对粘接点焊接合技术的基本性能及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取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了结构胶接剂的导电性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拉剪试样的拉伸试验结果选择最佳的粘接剂,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点焊工艺参数。最后,与点焊拉剪试件和...
关键词:粘接点焊  粘接剂 拉剪接头  疲劳  
粘接单搭接头强度分析的概况
8
《机械强度》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 王玮 戴瑞玲 朱汉兴  出版年:1995
讨论了粘接单搭接头的经典线弹性解及有关参数对粘接剂层应力集中的影响,介绍了粘接单搭接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屈服准则、失效判据及接头尺寸有关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粘接单搭接头的疲劳断裂情况。
关键词:粘接 屈服强度 断裂  疲劳  
考虑轴力的简支梁非线性静力问题的DQ解
9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新加坡国立大学 梁枢平 陈文  出版年:1998
采用DQ法分析了轴力影响不可忽略时简支梁的静力问题.在求解所导出的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时,采用了特殊矩阵乘积技术进行解耦计算,从而使得随后的牛顿-拉弗森法迭代计算量大大减少.
关键词:简支梁 非线性方程组 轴力 DQ法 静力问题  
中碳钢的低周疲劳寿命与塑性应变能 ( EI收录)
10
《金属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 赵廷仕  出版年:1993
本文研究了中碳钢的低周疲劳寿命与塑性应变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45钢拉压疲劳N_f=(W_f/ΔW)^(1/a)35钢扭转疲劳N_f=(U_f/ΔU)^(1/b)累积损伤规律∑(n_i/N_(if))
关键词:中碳钢 低周疲劳 塑性应变能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