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审美理想    语文教学    毛泽东    文学创作    庄子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71H指数:6北大核心: 3 CSSCI: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
1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毛丽  出版年:2007
声调是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受其母语声调负迁移的影响表现不尽相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类型则大同小异。针对偏误和成因,本文还探讨了在对外汉语声调教...
关键词:声调偏误 对外汉语 声调教学 有效策略  
试论学生主体地位及其确立的策略
2
《哈尔滨学院学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冯铁山  出版年:2005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地位,树立新的学生主体观念。确认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而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应发挥教师的积...
关键词:主体  主体地位  教师 学生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若干问题初探
3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刘济远  出版年:2001
湖南省"十.五"重点课题"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小学教师学历高等教育化已成大势所趋。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 ,小学教育专业尚处在“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的阶段。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的历史背景 ,明确其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是完善我国小...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师资队伍建设
试论顾城诗的纯净美
4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林平乔  出版年:2004
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诗歌突出的美学特征是"纯净"。这种"纯净"主要体现在对童心和自然的深情抒写上,这种抒写,在现实层面是为了呼唤本真善良人性的复归,是为了回应当时的思想解放大潮而对人本主义的张扬。在文化层面上...
关键词:顾城  纯净美  朦胧诗派 人文关怀 人本主义 人性 中国  
席慕容爱情诗歌的话语策略
5
《广西社会科学》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林平乔  出版年:2006
爱的抒发是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她以婉曲入微的笔致写出了绝对爱情与永恒生命的必然联系。在歌吟爱情的技巧和策略上,她遵行的是男权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方式。柔媚、痴迷与伤感是其爱情诗歌重要的话语形式。她的爱情诗歌是对生活中真情缺...
关键词:柔媚  痴迷 故事 伤感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理想——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
6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刘济远  出版年:2001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 陶渊明 田园诗 个性特色  审美理想
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综述
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范利 梅晶  出版年:2007
文章对19世纪末期《马氏文通》起至今心理动词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以20世纪80年代末为界,将心理动词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归纳了两个阶段的研究方法,展示了心理动词语义、语法特征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马氏文通》 心理动词 语义特征 语法特征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若干问题初探
8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刘济远  出版年:2001
小学教师培养高等教育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是,我国高等师范教学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是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尚处在“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之中。本文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对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的历史背景、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
关键词:师范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 学科建设
新语文课程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探析
9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袁利芬  出版年:2004
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实施,由于受到一些新的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它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在教育理念、操作模式以及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解读建构主义在语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建构主义理论 语文教育 素质教育
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
10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文史系 江正云  出版年:2002
网络文学的文化特质源于对传统文学进行的文化审视和文化改写。表现在: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接受者都是网络文学文本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二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文学消解了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读者获得了更大的能动性和自由度;网络...
关键词:网络文学 文化特质 话语权 文学渗透  文学审美 文学创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