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工艺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烟草    尼古丁    配合物    钾    卷烟    

研究学科: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244H指数:10WOS: 2 EI: 14 北大核心: 16 CSCD: 2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外加钾盐对卷烟焦油释放量的影响 ( EI收录)
1
《烟草科技》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安徽省烟草公司检测站 戴亚 黄瑞 刘少民 盛良全 彭利 张毓  出版年:1998
国家烟草专卖局立项资助
通过在卷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钾盐溶液,检测对应的焦油释放量,并作出回归分析,研究外加钾盐对卷烟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外加钾盐有一极限值,当外加钾盐量小于该极限值时,焦油释放量随外加钾盐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外加钾盐量大...
关键词:卷烟 钾盐量  焦油释放量  
添加有机酸钾对卷烟焦油量等的影响
2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安徽省烟草公司 许萍 宁敏 杨承华  出版年:1999
通过向烟草中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有机酸钾,探讨其对卷烟焦油量、烟气中烟碱含量、抽吸口数、烟支静燃速率、卷烟总粒相物(TPM)中钾转移率的影响,并作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加的有机酸钾能够降低焦油量,且在一定范围内添...
关键词:卷烟 有机酸钾  焦油 烟碱 转移率
夹带剂在烟草超临界萃取中的应用 ( EI收录)
3
《烟草科技》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 朱仁发 杨俊 张悠金  出版年:1999
介绍了夹带剂在超临界萃取中的应用,对夹带剂的作用机理、选择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重点讨论了夹带剂在萃取烟草中烟碱、精油等有效成分中的应用;并指出寻求良好的超临界流体及适宜的夹带剂,针对性地提取烟草有效成分,改善选择性和增...
关键词:烟碱 精油 超临界萃取 夹带剂 烟草 有效成分  
流动注射电位法测定烟草中尼古丁的研究
4
《化学世界》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工艺系 杨俊 邵国泉 段占伟 孙觅  出版年:1999
以聚苯胺修饰的石墨管电极为基体电极,管内涂渍以硅钨酸为活性物质的聚氯乙烯(PVC)膜,构成双膜流通式尼古丁电极,建立了流动注射电位法测定尼古丁的新方法,探讨了实验的最佳条件,用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合并1.0×1...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析 电位法 尼古丁 烟草 测定  
卷烟焦油释放量与K/Cl比之间的定量关系 ( EI收录)
5
《烟草科技》安徽省烟草公司生产处;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阜阳卷烟厂科研所 宁敏 戴亚 郭家明 潘文华 王景辉  出版年:1998
国家烟草专卖局立项资助
通过在卷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AlCl3溶液,改变烟丝中的K/Cl比,检测对应的焦油释放量,并作回归分析,研究K/Cl比与焦油释放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表明,K/Cl比有一极限值,对应的焦油量最大。当K/Cl比大于该极限值时...
关键词:卷烟 焦油释放量  定量关系  钾/氯比  
烟草的燃烧与热解特性 ( EI收录)
6
《烟草科技》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 顾中铸  出版年:1997
对烟杆的燃烧特性以及烟叶的热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杆的燃烧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脱水、热解和挥发份燃烧、挥发物的燃烧与碳表面燃烧并存、固体碳的表面燃烧;烟叶的纯热解过程有3个阶段,即脱水、热解和碳化。
关键词:烟杆 烟叶 燃烧特性 热解特性
香味微胶囊的释放模型及机理探讨
7
《食品工业科技》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 李光水 雍国平 肖凌  出版年:1998
研究了薄荷醇-变性淀粉微胶囊释放模型,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微胶囊 薄荷醇 变性淀粉 释放模型  机理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
8
《安徽化工》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安徽化工研究院香料研究室 朱仁发 冯乙巳  出版年:1999
综述了超临萃取的性质及超临萃取在烟草工业中的一些应用。主要介绍超临萃取在提取烟草中尼古丁。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萃取 尼古丁 精油 烟草 分离  
新显色剂二甲氧基羟基苯基荧光酮双波长分光光度同时测定铝和铁的研究
9
《分析科学学报》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工艺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 刘少民 潘教麦  出版年:1999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甲氧基羟基苯基荧光酮(DMH-PF)双波长分光光度同时测定铝和铁的新方法。在氨性介质中,氟化钠及Triton X-100 存在下,铝、铁与试剂分别形成红色和紫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47 nm 和5...
关键词:光度法 显色剂 DMH-PF  荧光酮 铁 测定  
H_2O_2 氧化玉米淀粉胶性能研究
10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加工系 陶宁 查正根 夏永明  出版年:1998
在引入预糊化剂的条件下,利用H2O2对玉米淀粉进行氧化,通过正交设计选择最佳氧化条件,确定对氧化淀粉进一步改性所用试剂的量,以降低淀粉胶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和初粘强度。实验所得产品淀粉胶与目前普遍使用的白乳胶相比,性能相...
关键词:玉米淀粉 初粘强度 氧化  过氧化氢 淀粉胶粘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