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著作权    法律    高校    法律规制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3,987H指数:23北大核心: 315 CSSCI: 302 CSCD: 9 RDFYBKZL: 3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中国法治评估的转型
1
《中国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钱弘道 王朝霞  出版年:2015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研究"(13JZD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司法透明指数研究"(13AFX012)阶段性成果
近十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各种探索法治评估的实践。总结法治评估实践经验,分析法治评估实践存在问题,判断全国法治评估走向,提出建设性思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
关键词:法治评估  法治评估转型  指标体系 考核标准  国家治理  
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可能性及问题
2
《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吴习彧  出版年:201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YJC820063);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3SFB300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17NDJC233YB)的阶段性成果;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发展简史是计算机模型对人类认知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分析和吸收过程,其在法律领域内的介入可概括为对法律推理和司法裁判的模仿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随后的研究重心...
关键词:人工智能 司法裁判 知识表达
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资格
3
《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吴习彧  出版年:2018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17NDJC233YB);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YJC820063);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3SFB3001)的阶段性成果
人工智能的热点效应引发了各类派生讨论,问题集中在对人工智能的法律定性上,涉及是否应赋予其法律人格等。思考是否应当将法律主体资格延伸至人工智能上,为法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想实验。本文的观点是,为了解释人工智能的行为效...
关键词:人工智能 法律主体 责任制度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实证分析
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法律系;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朱新力 余军  出版年:2005
从侵权法的角度考察,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中的违法归责原则属"主观违法",这一认识可以克服违法归责原则的局限性:将违法视为行政机关对各类为其设置注意义务的法规范的违反,从而扩大了违法归责原则的适用范围,但该原则仍然存有无法克服...
关键词:违法 客观法律秩序  主观法律秩序  过失责任原则  无过失责任原则
弱者的权利: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
5
《调研世界》山东科技大学地方政府与基层管理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徐增阳 王洪江  出版年:2003
一、农民工是弱势群体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城乡治理体制的松动,农民开始到城市务工经商.1989年这一进程达到一个高潮,并于当年春节期间形成了十分壮观的'民工潮'.
关键词:弱势群体 农民工 权益保护
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十大问题
6
《中国刑事法杂志》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张兆松  出版年:2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检察权制约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7BFX018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增设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对我国现行逮捕羁押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强化检察监督的重要举措。检察机关的无羁押必要性建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意见。要保障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得到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要从...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羁押必要性 审查 程序规则  
“恶魔抽签”的赔偿与补偿——日本预防接种损害中的国家责任
7
《法学家》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杜仪方  出版年:2011
对于合格疫苗导致的损害,有必要从公法上的国家责任的角度进行分析。预防接种行为本身的特殊性,是理解国家在此行为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前提因素。国家在预防接种行为中应承担多项注意义务,包括整体监管和具体实施两个方面。注意义务的违...
关键词:预防接种 国家责任  注意义务 结果责任  
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运动式治罪的式微与日常性治理的兴起
8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单勇 侯银萍  出版年:2009
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犯罪治理活动主要是在运动式治罪和日常性治理这两种犯罪治理模式的组织、设计与引导下运作和开展的。从文化视角出发、以文化的规范性为分析工具,着重对运动式治罪模式和日常性治理模式进行...
关键词:犯罪治理 犯罪治理模式  运动式治罪  日常性治理  文化的规范性  
行政诉讼中举报人原告资格的审查路径——基于指导案例77号的分析
9
《政治与法律》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黄锴  出版年:2017
在与举报相关的行政案件中,判定举报人是否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最为核心的争议。分析指导案例77号以及相关案例,可以发现最高人民法院以举报是否出于自身合法权益为标准认定举报人的原告资格,这一思路回避了举报人与举报答复行为之...
关键词:行政诉讼 利害关系 合法权益  举报 值得保护的利益  
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的隐私信息立法保护
1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粟丹  出版年:2019
如何解决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释放数据的潜在价值,是全球医疗保健行业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中国立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信息具有异于传统物理隐私的技术性、财产性及公共性等特点,中国立法...
关键词:健康医疗  大数据 隐私信息 立法保护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