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可能性及问题    

The Possibility and Limits of Modeling Judicial Decision-Making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习彧[1]

机构地区:[1]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杭州310014

出  处:《浙江社会科学》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YJC820063);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13SFB300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17NDJC233YB)的阶段性成果;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

年  份:2017

期  号:4

起止页码:51-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发展简史是计算机模型对人类认知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分析和吸收过程,其在法律领域内的介入可概括为对法律推理和司法裁判的模仿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随后的研究重心又转向为"决策辅助系统",多数文献对相关研究范式的转变都未曾提及或语焉不详。本文试图阐释计算机在理解、识别案情等方面存在的"认知"缺陷来回答原委。司法裁判的人工智能化尝试,虽有益于重塑对司法智慧的构想,但设计者和支持者们忽视了系统的直接使用者(法官)的接受度问题:任何试图削减司法权的行为都有可能受到来自体系本身的抵触。因而智识上的挑战乐趣,未必会转化成实践的可能性和需求性。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司法裁判 知识表达

分 类 号:TP18] D91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