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植物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 1
- 《武汉植物学研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系 田国忠 李怀方 裘维蕃 出版年:2001
-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 0 70 62 2 1 )资助
- Studies on plant peroxidas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enzyme types and localization, molecular st...
- 关键词:植物 过氧化物酶 酶结构 分子生物学 生理功能 环境胁迫
-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 2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张海林 高旺盛 陈阜 朱文珊 出版年:200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节水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2 0 0 2AA2Z4 0 2 1 1);北京市农委资助项目 (2 0 0 30 2 0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2 0 0 4BA5 2 0A14 )
- 借鉴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根据具体情况 ,提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 ,将保护性耕作划分为 3种类型 ,并详细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动土”、“少裸露”保持“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等土壤状态 ,达到保土...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区域农业 可持续发展
-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Ⅰ.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
- 3
- 《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杨晓光 刘志娟 陈阜 出版年:2010
-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3028)
-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明显升高已成为共识,这一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尤其是对种植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从20世纪50年...
- 关键词:气候变暖 种植制度北界 冬小麦种植北界 双季稻种植北界 作物产量
-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 4
- 《作物学报》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吕丽华 陶洪斌 夏来坤 张雅杰 赵明 赵久然 王璞 出版年: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089);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项目
-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密度调控,构建高效冠层,发挥品种潜力,同时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产高效冠层的定量化技术指标。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中或低...
- 关键词:夏玉米 密度 叶面积指数 透光率 净光合速率
-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5
- 《作物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勾玲 黄建军 张宾 李涛 孙锐 赵明 出版年:2007
- 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项目"超级玉米种质创新及中国玉米标准DNA指纹库构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三大作物可持续超高产共性理论与技术模式研究"(2006BAD02A13)
-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玉米增加群体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2005—2006年以茎秆抗倒伏性不同的3个品种(稀植大穗型品种京科519、耐密抗倒型品种登海3719和当地主栽品种农大108)为材料...
- 关键词:玉米 群体密度 抗倒力学 农艺性状
- 中国区域畜禽粪便能源潜力及总量控制研究 ( EI收录)
- 6
- 《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耿维 胡林 崔建宇 卜美东 张蓓蓓 出版年:2013
-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D16B09;2008BADC4B17)
- 为了评估中国畜禽粪便资源总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环保部、统计局和农业部发布的区域畜禽产排污系数为基础,利用2010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了中国及各省的畜禽粪便资源总量、能源潜力及农地的氮磷负荷,并以欧盟的农地氮磷施用标准对中...
- 关键词:粪便 污染控制 环境影响 产排污系数 能源潜力 总氮(磷)负荷 畜禽养殖总量控制
-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释放量的影响
- 7
- 《生态学杂志》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伍芬琳 李琳 张海林 陈阜 出版年:200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5B01);农业部重点项目"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30400277)
- 以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5年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利用West提出的净碳释放方程对翻耕、少耕和免耕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各项投入造成的碳释放和土壤碳累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翻耕、少耕、免耕3个处理下,5年间各项...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 碳累积 净碳释放 少耕 免耕
- 小麦品种主要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预测指标的研究
- 8
- 《中国农业科学》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姚大年 李保云 朱金宝 梁荣奇 刘广田 出版年:199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46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97411002)
- 从大面积生产条件下收集41 个小麦品种,研究籽粒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膨胀势与面条评分间呈显著正相关(0.001 水平);直链淀粉含量与面条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0.001 水平);建立...
- 关键词:小麦 膨胀势 淀粉性状 品种 面条品质 杂交育种
- 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 9
- 《科技导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刘庆昌 出版年:2004
-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作物。本文对我国甘薯的生产概况、营养价值以及新产品开发进行了概述,强调甘薯在我国粮食和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粮食 能源安全 中国 生产概况 新产品开发 工业原料 重要作用 甘薯 作物 饲料
- 一组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的筛选及功能 ( EI收录)
- 10
- 《环境科学》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京大学农学部应用生命工学 崔宗均 李美丹 朴哲 黄志勇 Masaharu Ishii Yasuo Igarashi 出版年:2002
- 国际合作项目 ;日本学术振兴会"未来开拓"项目
- 从 4种堆肥样品中分别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 4组混合菌 ,再以酸碱反应互补的原则重新优化组合并驯化成 1组纤维素分解能力非常强而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 .1 0 0mL培养物在 5 0℃静止培养 72h ,...
- 关键词:纤维素 分解菌 复合系 功能 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