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孔子    教育    人性论    柏拉图    物论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48H指数:4北大核心: 27 CSSCI: 2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
1
《江淮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王威威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早期道家的天下观研究”(18BZX064)。
老子思想中道与有、无、一、物的关系问题复杂难解,庄子及其后学已经致力于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道"的内涵。庄子认为道不是有,也不是无;庄子后学有以无、无有、至无为道的主张,使道变为纯粹的无。庄子思想中的"一"意为混而...
关键词:道  无  有  一  物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研究
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张雯 李洋  出版年:202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劳动及其分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CKS04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22年度科研启航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KYQH22A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表现,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将其融入高校“四史”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把握其精髓要义、百余年历史发展,进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关键词:高校 中国式现代化 “四史”教育  课程教学
“齐物”观念的层次及其论证--从《庄子·齐物论》到《庄子·秋水》
3
《江海学刊》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王威威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道家的天下观研究”(项目号:18BZX064)的阶段性成果。
"齐物"观念在《齐物论》和《秋水》两篇中有着集中的阐发,但二者的主张并不相同。《齐物论》中的"齐物"观念包含两个层次,泯除是非,承认万物的个性和平等,这是低层次的"齐物";打破物与物、我与物之间的分界而回归混而未分的整体...
关键词:齐物 物论 是非  道  一  
新时期小学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探索
4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史家教育集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赵慧霞 李春颖  出版年:2023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优先关注课题“新时期德育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CEIA1806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资源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德育工作的重点任务。目前基础教育中德育资源建设存在标准不统一、内容零散、重复开发等问题。新时期,如何立足学生德性成长和家庭教育需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育资源 双减  童蒙养正  幼小衔接
张九成基于心学思想的天人感应论
5
《周易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李春颖  出版年:201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张九成心学思想研究"(14ZXC023);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项目:"张九成心学思想研究"
张九成提出"念动于中,事形于外",认为内心念虑能够影响外界事物,造成祥瑞灾异及种种自然现象。与汉代天人感应说相比,张九成思想一方面消解了"天"的人格神意味,一方面把灾异的根源归诸人心念虑,从而将天人感应融入到心学体系中。...
关键词:气论 天人感应 慎独
宋代儒佛之辩的发展与转向
6
《中国哲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李春颖  出版年:2023
北京市社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情感儒学与孟子性善论”(项目编号:21DTR005)阶段性成果。
儒佛之辩在宋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宋初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北宋理学创立期注重儒佛大防;南宋深入理论内部进行思想辨析。宋代儒佛关系错综复杂,是因为随着儒学自身的发展,辟佛的重点、辟佛所要达成的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唐至宋初,儒...
关键词:儒佛之辩  义利之辨 作用见性  
“儒道同源”的若干考证
7
《学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何大海  出版年:2013
儒家和道家学说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深远而巨大的作用。虽然由于历史上政治、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以今人角度来看,儒道两家学说是不同的思想,但是若深究其发展历程,却可发现二者"同源一体"...
关键词:儒  道  巫文化 易经
从陈布统案论清代前期的“部院之争”
8
《学术界》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林乾 李亚琦  出版年:2021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清朝治官之法与国家治理的得失”(20ZFG82006)的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清代前期以三法司为主体的中央司法机关,因职权不平衡导致刑部权力过重,大理寺平冤职能缺失,其制衡与监督主要体现在都察院与刑部之间。乾隆中期陈布统案的原始档案呈现了“两议”机制下一个全闭环的司法过程,其中有关部院“两议”的详...
关键词:部院之争  两议  陈布统案  司法监督
张载生物论研究——以“复其见天地之心”为例
9
《牡丹江大学学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王艳芬  出版年:2018
《周易》复卦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是《周易》文本中很有生意内涵的一卦。张载《横渠易说》中的思想明显含有推崇"静"在生物中以及修养中的作用,与胡瑗、程颐等推崇"动"的重要性不尽相同。张载以气论为基础来分析复卦的生物思想,并...
关键词:复卦  天地之心 生物  
试论孟子之诚
10
《消费导刊》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 刘刚  出版年:2009
诚是儒家的一重要思想。然真正具有哲学意义的是思孟学派之诚,本文即详细论述孟子之诚。本文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论述孟子之诚,一方面阐述和分析了孟子之诚与天道、人道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分析推理出诚与其他儒家基本的伦理道德,如忠、...
关键词:孟子  诚  天道 人道 天人合一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