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衢州第二中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    语文    新课程理念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13H指数:6北大核心: 55 CSSCI: 3 RDFYBKZL: 1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探微——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一节的教学为例
1
《化学教育》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包朝龙 任志强  出版年:2008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1模块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和有效地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活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1专题3...
关键词:教学要求 四度设计  教学感悟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韩秀  出版年:2015
生涯规划是引导一个人为实现人生价值而进行自我认识、规划和实现的过程,其宗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探索的主要时期,是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培养高中生初步的生涯意识和生涯能...
关键词:高中生 生涯规划 课程设计
实施以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以新课程苏教版高中《化学1》《化学2》为例
3
《化学教育》浙江乐清中学;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魏樟庆 包朝龙  出版年:2007
化学观念是当化学事实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遗忘后,在学生头脑中留存的基本的概括性认识,化学主要观念的建构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从科学主题出发,阐释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主要观念,以新课程苏教版高中《化学1》《化学2》为例描述了化...
关键词:化学主要观念  教材  观念建构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
4
《化学教育》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姚拥军  出版年:2011
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维能力。探讨运用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迁移能力、收敛能力和释疑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 迁移 收敛  释疑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实验化学”模块教育价值分析与教学尝试——以苏教版《实验化学》为例
5
《化学教育》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包朝龙  出版年:2009
在分析“实验化学”模块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实验化学”模块的教学方法,并从教材、教师、评价等视角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教育价值 教学分析 问题与对策  实验化学
引导高中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基本策略
6
《数学教学通讯》浙江省衢州市衢州第二中学 刘瑞富  出版年:2018
在核心素养取向下的高中数学学习,需要深度学习提供支撑.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策略保证,反思日常学习中的浅层次学习,认同深度学习的必要性,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并通过以点带面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是有效的深度学习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学习 深度学习  
课堂中教师应关注什么?——2010年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评比启示
7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衢州第二中学 包朝龙  出版年:2011
2010年5月10日到14日,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化学学科)评比在金华一中举行,来自全省11个地市选送的19名选手参加了课堂教学和论文答辩两个项目的考核,笔者有幸成为这次考核的评委,在考核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方法的同...
关键词:课堂教学  2010年  教师评比 浙江省  考核过程  化学学科 特级教师 论文答辩
浅议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8
《化学教学》衢州第二中学 包朝龙 姚春生  出版年:2005
分析了当前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整合  化学教学
运用学案导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9
《中学教学参考》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张苏法  出版年:2011
托勒密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强调"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学案导学 历史  学会学习  以学生为本 引导学生  传授知识
室小乾坤大,方寸显真情——《项脊轩志》教学实录
10
《语文学习》浙江衢州第二中学 童志斌  出版年:2005
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的是一篇经典老课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归有光.,曾被前人誉为“明文第一”(投影“赞誉”)。而《项脊轩志》这篇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至情美文,正是他的代表作。人们常说,“精书不厌百回读”...
关键词:《项脊轩志》 教学实录 乾坤 真情 归有光  公开课  “流”  代表作 课文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