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太湖    湖泊    沉积物    富营养化    太湖流域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水利类    建筑类    

被引量:81,513H指数:112WOS: 2,677 EI: 1,862 北大核心: 5,243 CSSCI: 1,368 CSCD: 5,53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8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 EI收录)
1
《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徐新良 秦元伟 宁佳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吴世新 史学正 江南 于东升 潘贤章 迟文峰  出版年:20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0900;2014CB9543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3B00);中国科学院重点战略部署课题(KSZD-EW-Z-021-0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采用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信息源和相同的技术方法,对中国1980年代末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发展...
关键词:卫星遥感 土地利用变化 特征  空间格局  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
《地理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刘纪远 张增祥 庄大方 王一谋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江南 吴世新  出版年:20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1-Y - 0 2 ;KZCX0 2 - 30 8)
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的支持下 ,本文对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 ,揭示了我国 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 ,分析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政策、经济和自然成因。研究表...
关键词:土地利用 数据库 遥感 分布规律  土地资源 生态环境 中国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3
《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孔繁翔 高光  出版年:200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2 0 0 2 CB412 3 0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4710 45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项目~~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 ,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 ,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为探索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
关键词:大型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 蓝藻水华 形成机理  环境因素
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
4
《气象学报》南京气象学院 施能 陈家其 屠其璞  出版年:19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了本世纪中国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的气候趋势。指出,20世纪中国西北、东北、华北明显变暖;降水趋势值不大,但以负趋势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国降水、气温的区域特征明显:华北暖干、西南冷干、东北暖略偏湿、长江中下游冷湿...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冷暖时段  气候趋势系数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 EI收录)
5
《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刘纪远 张增祥 徐新良 匡文慧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于东升 吴世新 江南  出版年:2009
国家973计划(2009CB421105);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8B00);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SCX1-YW-09-01)~~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为核心的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研究逐渐成为土地变化科学(LCS)研究的新动向。基于覆盖中国21世纪初5年间隔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的1k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依据近5年土地利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驱动力 21世纪初  中国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6
《中国科学(B辑)》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施雅风 孔昭宸 王苏民 唐领余 王富葆 姚檀栋 赵希涛 张丕远 施少华  出版年:19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
根据70年代以来中国全新世孢粉及其他古植物、古动物、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岸带变化等多方面研究资料,推断中国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出现于8。5—3ka BP,延续达5.5ka,其间有多次剧烈的气候...
关键词:全新世 大暖期 气候波动 中国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7
《地理科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姚士谋 张平宇 余成 李广宇 王成新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0)资助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综合性  创新模式  发展规律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 ( EI收录)
8
《湖泊科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秦伯强  出版年:20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太湖水环境预警"(KZCX2 - 311);中国科学院战略重大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 0 710 19)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比较集中的地区 .该地区绝大多数湖泊为浅水湖泊 .所有的城郊湖泊都已经富营养化 ,其他湖泊的营养状况均为中营养 -富营养 ,处于富营养化的发展中 .这些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同流域上的人类活动有很...
关键词:发生机制  长江中下游地区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 控制  水生植被 生态系统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9
《地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于兴修 杨桂山  出版年: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983 1 0 7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KZCX2 - 3 1 0 )联合资助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原因 ,因而是全球变化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在评述了中国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应把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的理论体系、不...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 全球变化 中国  环境变化 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10
《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杨桂山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9831070);国土资源部重点项目! (991014)联合资助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 ,研究揭示...
关键词:耕地流失 变化过程  驱动因子  长江三角洲 耕地数量 驱动机制  土地开发  空间差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