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 EI收录)  

Spatial Pattern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纪远[1] 张增祥[2] 徐新良[1] 匡文慧[1] 周万村[3] 张树文[4] 李仁东[5] 颜长珍[6] 于东升[7] 吴世新[8] 江南[9]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4]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5]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 [6]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7]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南京210008 [8]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973计划(2009CB421105);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8B00);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SCX1-YW-09-01)~~

年  份:2009

卷  号:64

期  号:12

起止页码:1411-14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DFYBKZL(收录号:430690)、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为核心的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研究逐渐成为土地变化科学(LCS)研究的新动向。基于覆盖中国21世纪初5年间隔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的1k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依据近5年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分异的显著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因素综合考虑,设计针对21世纪初5年新的中国土地利用动态区划图,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总体上,21世纪初5年中国处于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期,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地区与四川盆地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占用大规模优质农田,导致南方水田面积明显减少;西北绿洲农业发展与东北地区开垦导致北方旱地面积略有增加;受西部开发"生态退耕"政策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林地面积显著增加,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成效明显,对区域土地覆盖状况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段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重大政策,加之快速的经济发展是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 键 词: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驱动力 21世纪初  中国  

分 类 号:F3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