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A study on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 changes of land-useand driving forces analyses of China in the 1990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纪远[1] 张增祥[2] 庄大方[1] 王一谋[3] 周万村[4] 张树文[5] 李仁东[6] 江南[7] 吴世新[8]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 [4]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5]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6]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 [7]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 [8]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地理研究》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1-Y - 0 2 ;KZCX0 2 - 30 8)

年  份:2003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的支持下 ,本文对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 ,揭示了我国 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 ,分析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政策、经济和自然成因。研究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 ,全国耕地总面积呈北增南减、总量增加的趋势 ,增量主要来自对北方草地和林地的开垦。林业用地面积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 ,减少的林地主要分布于传统林区 ,南方水热充沛区造林效果明显。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 90年代后 5年总体增速减缓 ,西部增速加快。 2 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 ,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据此 ,本文提出在今后的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中 ,应充分考虑我国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同时 ,在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规划中也应强调自然地理地带的针对性 ,同时要改变传统的资源规划与管理思路 ,在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条件下 。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数据库 遥感 分布规律  土地资源 生态环境 中国  

分 类 号:F30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