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泥石流    滑坡    紫色土    土壤侵蚀    三峡库区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水利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1,547H指数:79WOS: 851 EI: 656 北大核心: 3,816 CSSCI: 324 CSCD: 4,39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7,9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 EI收录)
1
《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徐新良 秦元伟 宁佳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吴世新 史学正 江南 于东升 潘贤章 迟文峰  出版年:20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950900;2014CB9543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3B00);中国科学院重点战略部署课题(KSZD-EW-Z-021-0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采用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信息源和相同的技术方法,对中国1980年代末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发展...
关键词:卫星遥感 土地利用变化 特征  空间格局  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2
《地理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刘纪远 张增祥 庄大方 王一谋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江南 吴世新  出版年:20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1-Y - 0 2 ;KZCX0 2 - 30 8)
在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的支持下 ,本文对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 ,揭示了我国 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规律 ,分析了这些规律形成的主要政策、经济和自然成因。研究表...
关键词:土地利用 数据库 遥感 分布规律  土地资源 生态环境 中国  
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
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何景明 李立华  出版年:2002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 ,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 ,因此 ,狭义的乡村旅游 ,是指在乡村地区 ,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性 农业旅游 农庄旅游  观光农业 生态旅游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 EI收录)
4
《地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刘纪远 张增祥 徐新良 匡文慧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于东升 吴世新 江南  出版年:2009
国家973计划(2009CB421105);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8B00);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SCX1-YW-09-01)~~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为核心的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研究逐渐成为土地变化科学(LCS)研究的新动向。基于覆盖中国21世纪初5年间隔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的1k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依据近5年土地利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驱动力 21世纪初  中国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5
《旅游学刊》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何景明  出版年:2003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 ,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研究 ,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基于供给和需求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性 研究方法 外国  社会学 旅游学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6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林而达 许吟隆 蒋金荷 李玉娥 杨修 张建云 李从先 吴绍洪 赵宗群 吴建国 居辉 严昌荣 王守荣 刘允芬 杜碧兰 赵成义 秦保芳 刘春蓁 黄朝迎 张小全 马世铭  出版年:2006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环境问题对策与关键支撑技术研究"(2003BA614A-15)资助
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是显著的、多方面的。各个领域和地区都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但以不利影响为主,未来的气候变暖将会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农业以及水资源等部门和沿海地区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应措施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
关键词:中国气候变化 气候情景 影响评估  适应措施  不确定性
论生态安全
7
《重庆环境科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陈国阶  出版年:2002
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当代 ,人类生态系统处于脆弱状态。生态安全是区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防安全、金融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生态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
关键词:生态安全 国家安全  人类生态系统
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
8
《山地学报》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崔鹏 韦方强 何思明 游勇 陈晓清 李战鲁 党超 杨成林  出版年:2008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5.12汶川地震科技救灾特别专项~~
汶川5.12地震不仅造成了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滚石)、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崩塌、滑坡不仅阻塞了救援道路,严重延缓了救援进度。还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地震和滑坡活动还将促进泥石流...
关键词:汶川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堰塞湖  减灾措施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过去、现在与未来 ( EI收录)
9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陈德亮 徐柏青 姚檀栋 郭正堂 崔鹏 陈发虎 张人禾 张宪洲 张镱锂 樊杰 侯增谦 张天华  出版年:2015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EW-STS-074);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B类)(XDB0303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190081);"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资助
基于环境代用指标、观测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6个方面,采用温度、降水、冰川、积雪、湖泊等26项指标内容,归纳了冷/暖、干/湿等60项指标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过去200...
关键词:青藏高原 环境变化 科学评估  框架和指标  政策  
中国湖泊的数量、面积与空间分布
10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马荣华 杨桂山 段洪涛 姜加虎 王苏民 冯学智 李爱农 孔繁翔 薛滨 吴敬禄 李世杰  出版年:2011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06FY110600)资助
以11004景/幅CBERSCCD和LandsatTM/E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参照GoogleEarth影像及其他文献资料,在6843幅1:10万和1:5万地形图(DRG)、1:25万地形图部分图层数据(DLG)...
关键词:中国  湖泊 数量  面积  空间分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