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文化诗学    文学    明代    出土文献    诗歌创作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建筑类    轻工类    

被引量:1,103H指数:10WOS: 1 北大核心: 129 CSSCI: 134 RDFYBKZL: 1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
1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沈艺虹  出版年:2004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使学生作文呈现网络化、粗俗化、西化现象。青少年正处在打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不对网络语言尤其是那些品位低下,乱造的词语加以规范和控制,他们很可能成为不规范网络语言的受害者...
关键词:另类作文 网络语言 规范化  媒介素质教育
试论教学秘书在系级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2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林秀珠  出版年:2001
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具备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同时也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学管理人才。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秘书在系级教学管理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需明确其定位与作用,努力提高其各方面素质,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
关键词:教学秘书 教学质量 素质培养  协调工作  高校 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
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思考
3
《教育探索》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廖圣河  出版年:2010
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的关键因素。教学技能训练对教师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技能训练的途径有理论教学、课堂演练、微格教学、课外活动、模拟教学和教学实践等。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包括要点精...
关键词:教师 教学技能训练 途径  方法  
文化诗学:富于创意的理论工程
4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刘庆璋  出版年:2004
文化诗学不只“是一种实践”,而是一种文学新论。它是学人从文论高度对时代需求做出的适时回应;它是文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论跨上更高台阶的一个进步;它较之过去已有的文论具有更为深刻和更为丰富的内涵。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实践经...
关键词:诗学 文化 新论 理论工程  
近代学堂乐歌的文化与诗学阐释
5
《中国社会科学》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陈煜斓  出版年:2006
学堂乐歌要比白话新诗早二十多年实现现代性的转换。它以民主、科学的思想代替了专制、愚昧的思想,以现代的情调代替了陈腐的审美趣味,以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主旋律代替了古典词曲所依存的道德观念,题材、内容、境界也都得到扩大与超越...
关键词:学堂乐歌 现代性转换 文化品格 诗学特征
文化诗学的实践维度与学理空间
6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祖国颂  出版年:2004
文化诗学首先是一种实践的诗学,它重建了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不仅是一种载体,更是文化、历史、社会生活本身。在理论上,它更加关注文化的表征性和意指的实践性,并坚持以文学性的审美方式,提高日常生活...
关键词:文化诗学 实践  理论  
论“壁”的语素化
7
《语言科学》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陈练军  出版年:2010
"壁"由先秦的单音词降格为现代汉语中的黏着语素,经历了语素化演变过程。文章从句法、词法两方面描写"壁"的历时发展,揭示出影响"壁"语素化的动因主要有两方面:双音化是首要因素,其次是语义因素。只有语义场的非中心成员才可能语...
关键词:语素化 句法 词法 语义场 “壁”  
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8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祖国颂  出版年:2003
叙述视角表现的是叙述者与叙述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叙述者实现叙述行为,表现自我形态的重要手段。任何叙述行为的发生都存在视角关系,通过视角,我们可以感受到叙述者如何讲述故事,感受到他和故事的距离,他切入故事的方式和程度。可以说...
关键词:叙述者 文本 故事 叙述视角  接受者
语素和语素化研究刍议
9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陈练军  出版年:2010
采用例证法,指出汉语共时与历时层面都存在不同类型的语素化现象,梳理不同层面语素与语素化研究的现状,并讨论语素化演变阶段、语素化与词汇化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语素 语素化 词汇化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试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策略
10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沈艺虹  出版年:2007
林语堂用英文写作了大量随笔、小说、传记,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而这些作品要在异国发表,必须接受“语言、出版、市场”三座大山的考验,林语堂如何让异质文化读者认同和选择他的作品?他在传播中采取哪些传播策略?笔者认为,林...
关键词:林语堂  文化传播 传播优势  传播策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