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汕头大学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说    语言    文化    诗歌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建筑类    

被引量:4,434H指数:25WOS: 6 北大核心: 421 CSSCI: 446 CSCD: 5 RDFYBKZL: 5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5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英语的情态系统及其功能
1
《外语教学》汕头大学外语系 李杰 钟永平  出版年:2002
在功能语言学的体系中 ,情态不仅与情态助动词关系密切 ,而且还与人际语法隐语、情态附加成分以及诸如情态形容词、情态名物化结构等方面有关。本文将对英语情态系统进行功能分类 ,并对其表达方式、以及语义上的主客观指向、语用方面...
关键词:情态 命题 功能  
商贸汉英翻译的原则探索
2
《中国翻译》汕头大学外语系 刘法公  出版年:2002
现有的翻译原则难以适用于商贸汉英翻译,使事关重大的中国商贸翻译经常无章可循。本文通过对商贸汉英翻译事例的分析,率先提出商贸翻译应遵循“忠实、准确、统一”的原则,阐述了这一原则的实质,强调商贸英语的语言特点决定了翻译原则的...
关键词:商贸 翻译原则 探索  运用  
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3
《外语与外语教学》汕头大学文学院 广东汕头515063 俞真  出版年:2002
本文对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作了初步探讨.通过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
4
《语言文字应用》广东汕头大学文学院 朱永锴 林伦伦  出版年:1999
词汇直接受民族心理影响,与文化联系最密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现代汉语词汇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成千上万的新词语。本文根据这些变化,分析了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
关键词:新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汇 方言词语 新词新语 外来词  二十年  语文建设 改革开  新词新义
跨文化敏感: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比
5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外语系 彭世勇  出版年:2007
通过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共400名本科生的抽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了两类不同样本成员之间的跨文化敏感模型差异。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来说,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均对交际参与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对于...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 跨文化交际能力 回归分析  文化差异
严歌苓访谈
6
《华文文学》汕头大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庄园 严歌苓  出版年:2006
严歌苓的写作突破了华文文学创作的许多局限,比如对国家、民族主义、乡愁等主题的狂热迷恋,从而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写作方向并具备深长的写作远景。严歌苓认为自己的写作是感性的,并没有自觉寻找主题,她只对人物和故事感兴趣。“无论是中...
关键词:严歌苓访谈文学与影视女性写作  
国籍与职业对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7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文学院 彭世勇  出版年:2006
在对中国和泰国的833位英语专业大学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人的跨文化敏感度要比泰国人高;而在中国和泰国的各自样本内,英语专业学生和跨国公司员工的跨文化敏感度要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研究结果证...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 跨文化交际能力 泰国  中国  职业  国籍
“新国学”论纲(上)
8
《社会科学战线》汕头大学文学院 王富仁  出版年:2005
“国学”是在20世纪初年产生的一个学术概念,它是在与“西学”的区别和对立中建立 起来的。章太炎在“国学”观念的建立和传播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胡适在 “整理国故”的口号下重新界定了“国学...
关键词:中国学术 概念  中国现代  观念  革命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 学者  发展潜力 祖国大陆 不相关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9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外语系 彭世勇  出版年:2005
通过对1994年到2003年国内564种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1109篇有关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讨论了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今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流方向提出了建议。我国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 跨文化交际 文化价值 研究方法
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
10
《外语与外语教学》汕头大学外语系 刘法公  出版年:2000
本文探讨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的关系,通过理论和实例揭示了翻译的任务必须包括弥补或衔接汉英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指出只有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文化意象对接和信息连通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
关键词:文化差异 汉英信息障碍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