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莆田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翻译    语境    英语    文化    英语教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1,023H指数:14北大核心: 19 CSSCI: 1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
1
《外语与外语教学》莆田学院外语系 福建 莆田 351100 许金杞  出版年:2002
商标的翻译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功能对等的理论出发,将"意美、音美、形美"作为衡量英文商标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探寻英文商标翻译遵循的技巧.
关键词:英文商标 翻译  等效原则 意美 音美 形美
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述评
2
《莆田学院学报》莆田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林庆扬  出版年:2007
通过文献查阅、梳理了1989年1月—2007年2月国内三大翻译刊物《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以及其他一些刊物所发表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介绍了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的概况,分析了其特点,提出了对公示语...
关键词:公示语 翻译 语用学 交际
基于语料库的企业简介文体分析及英译启示
3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莆田学院外语系;西安外国语大学 林庆扬 石春让  出版年:2011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范式。在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美国、英国企业简介的真实语料,从文体特征以及句子主语、冗余信息、中英文字量比例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在此基...
关键词:企业简介  语料库 文体 翻译
美国“金字塔”里的女性悲剧——评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
4
《外国语言文学》福建莆田学院外语系 谢荣贵  出版年:2006
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真实地展现了19世纪旧纽约上流社会的风貌。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男权社会意识的强大威力以及生活在这样社会下的人们尤其是女性受压迫和束缚的悲哀命运,进而窥探其反抗的声音以及日益觉醒的...
关键词:伊迪丝·华顿  男权社会 悲剧 女性意识
翻译课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翻译作坊在教学中的应用——暑期翻译教学高级研讨班与我的翻译教学活动
5
《中国翻译》莆田学院外语系 梁志坚  出版年:2006
我是一名地方高校的外语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余也从事一些翻译实践工作,从2002年起担任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的教学任务。虽然自己从事翻译实践多年,但上翻译课却是一点经验也没有,开课伊始我很不自信,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的,担心...
关键词:教学活动  翻译课 高级研讨班 课程设置 翻译教学 教材选用 暑期 应用  
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学习词典情况的调查分析
6
《辞书研究》莆田学院外语系 陈玉珍  出版年:2007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英语专业本科各个阶段对词典等工具书的掌握要求。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8所高校800多名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学习词典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了学生拥有词典的数量和类型、学生的词典使用...
关键词:英语学习词典 词典使用 词典使用教学  
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
7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福建莆田学院外语系 林素蓉  出版年:2004
第一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中指示语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单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衡量其真假值 ,因为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反映了说话者借助语境 ,对语言编码赋予某种特定的含义指向。探讨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内涵可帮助听者弄懂说者所要...
关键词:第一人称 指示语 语用  
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使用调查和实验研究
8
《辞书研究》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莆田学院外语系 陈玉珍  出版年:2011
英汉双解学习词典深受学习者的喜爱。文章利用问卷对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该类词典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查阅需求、技能、对词典的评价、期望以及对词典使用教学需求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根据Laufer&Kimmel(1997)的...
关键词: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词典使用调查  词典使用策略
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
9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莆田学院外语系 林素容  出版年:2005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称呼语最能反映语言的功能。不同形式的称呼语反映了交际双方所属的社会角色, 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以及所处的交际环境。称呼语的转换有其独特的语用含义,它可以指示情感,人际关系,可以以言行事,还可以成为交际策略...
关键词:称呼语转换 语用功能 缘由
意识形态对安徒生童话译介的操纵——以《卖火柴的女孩》中文译本为例
10
《中国翻译》莆田学院外语系 梁志坚  出版年:2006
通过分析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女孩》在中国的误读和接受,探讨意识形态对安徒生童话译介的操纵。《卖火柴的女孩》在中国家喻户晓,通常解读为安徒生通过卖火柴的女孩的死揭露和抨击罪恶社会制度,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但分...
关键词:意识形态操控 安徒生 译介 卖火柴的女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