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序方式:
- PID控制的应用与理论依据
- 1
- 《控制工程》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吴宏鑫 沈少萍 出版年: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99840 0 7)
- PID控制是自动控制中产生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控制方法。从PID控制的结构形式、实际控制工程需求和实现条件分析了PID控制的独特优点 ,同时又介绍了二阶线性定常系统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叙述了高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建...
- 关键词:PID控制 PID控制器 特征模型 二次型最优控制 高阶线性定常系统 自动控制
- 组合预测方法评述
- 2
- 《预测》河南省国税局信息中心;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唐纪 王景 出版年:1999
-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组合预测方法的一些热点课题及研究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组合预测 变权重 模糊预测
- 组合预测方法的现状和发展
- 3
- 《预测》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电子部45研究所 王景 刘良栋 王作义 出版年:1997
-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组合预测方法研究的一些热点课题,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组合预测 模糊预测 变权重 发展 预测
-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综述 ( EI收录)
- 4
- 《力学进展》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 吴宏鑫 孟斌 出版年:20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736023;60704014;9040501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400415)资助~~
-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主要讨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巡航控制问题和无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返回再入控制问题.吸气式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针对于两种构型:锥体加速器构型和X-30构型,无动力高超声速飞行器主要考虑X-33和X-38...
-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 动力学建模 控制 再入 机体发动机一体化
- 航天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综述 ( EI收录)
- 5
- 《宇航学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邢琰 吴宏鑫 王晓磊 李智斌 出版年: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99840 0 7和 90 2 0 5 0 0 8)项目资助
- 对容错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综述 ,并在分析航天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特点的基础上 ,介绍了当前国际上航天器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的发展现状 ,并分析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差距 ,最后对航天器故障诊断与容错...
- 关键词:航天器 故障诊断 容错控制
- 小卫星编队飞行及其轨道构成 ( EI收录)
- 6
-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林来兴 出版年:2001
- 由若干颗小卫星编队飞行组成一个分布式卫星 ,其功能相当或超过一颗大卫星 ,也称为虚拟卫星 ,这将开拓小卫星一个完全崭新的应用领域。文章首先论述编队飞行概念和轨道构成 ;其次讨论虚拟卫星可能的应用实例。
- 关键词:编队飞行分布式卫星 虚拟卫星 小型卫星 分布式图形 轨道分析 小卫星
-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非线性内模控制 ( EI收录)
- 7
- 《自动化学报》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陈庆伟 吕朝霞 胡维礼 吴宏鑫 出版年:2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0 0 3 40 1 0和 60 1 740 1 9)资助
- 针对一类非线性连续系统 ,利用小波网络逼近原系统的α阶积分逆系统 ,针对复合后的伪线性系统提出了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内模控制 ,证明了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分析了系统性能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控制性能好 ,精度高 。
- 关键词:逆系统方法 非线性内模控制 鲁棒性 小波网络 建模 数学模型
- 航天电子抗辐射研究综述 ( EI收录)
- 8
- 《宇航学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冯彦君 华更新 刘淑芬 出版年:2007
- 辐射是影响航天电子设备高可靠长寿命运行的重要因素,是当前航天电子技术的研究重点。首先介绍了造成各种辐射效应的空间辐射环境,以及总剂量、单粒子、位移损伤和航天器带电等辐射效应的内在物理原理;然后,综述了当前最新的抗辐射措施...
- 关键词:航天电子 辐射效应 抗辐射加固 抗辐射加固保障
- 特征建模与挠性结构的控制
- 9
- 《中国科学(E辑)》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吴宏鑫 刘一武 刘忠汉 解永春 出版年:20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6 0 0 34 0 10 )
- 对一种新的建模理论———特征建模进行了全面的论证 ,对一般线性定常高阶系统可用二阶时变差分方程形式描述的特征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推导 ,介绍了在挠性结构控制中的应用 ,尤其是以Hubble望远镜为例介绍了特征建模与自适应控...
- 关键词:特征建模 时变差分方程 挠性结构 自适应控制 线性定常系统 智能控制 PID控制
- 嫦娥三号自主避障软着陆控制技术
- 10
-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张洪华 梁俊 黄翔宇 赵宇 王立 关轶峰 程铭 李骥 王鹏基 于洁 袁利 出版年:2014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 嫦娥三号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任务,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利用机器视觉的地外天体软着陆自主避障.针对自主避障任务的特点,嫦娥三号首创了灰度安全点结合姿态机动粗避障、高度安全点结合位姿机动精避障的"接力避障"控制技术.实...
- 关键词:嫦娥三号 软着陆 障碍识别 自主避障